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知识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知识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简单的中药知识可以告诉年轻人?
很多市民都误以为,“中药的副作用比西药小得多了,比较安全。”广东省中医医院药剂师团队专家介绍,七大不可不知的中药正确使用原则。
一、中药采收时节须规范。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植物中的化学积累是不同的,甚至区别很大。如人参以6-7年采收其人参总皂苷含量最高;金银花、槐花、辛夷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红花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等。
二、中药用药品种须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各省中药材标准对我们常用中药材的科属、品种、用药部位、性状等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柴胡须使用伞形科植物柴胡(习称北柴胡)或狭叶柴胡(习称南柴胡)的干燥根。据报道在东北地区就曾出现使用大叶柴胡冒充北柴胡,其根及茎均有毒,服用后可导致恶心呕吐、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等不良反应。
三、中药用药部位须规范。中药通过长期的实践筛选出一定的药用部位。不同的药用部位,不仅存在药效的差异,并可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麻黄我们使用的是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其性辛、微苦、温,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而麻黄根则使用的是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和根茎,其性甘、涩、平,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四、中药炮制须规范。中药材在成为临床使用的中药饮片前须经过一定规程的炮制,从而起洁净、增效、减毒等作用。如麻黄,生用则发汗解表,蜜糖炙用则止咳平喘。
五、中药选用须规范。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中药使用必须辩证施治。如栀子,性苦寒,常用于热病烦闷、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疮疡肿毒等,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而对于脾虚便溏的患者则不宜使用,容易苦寒伤胃。如日本不顾证型长期使用小柴胡汤导致患者间质性肺炎的“小柴胡汤事件”。
六、中药煎煮须规范。中药应按照一定的煎煮火候及时间进行。如解表药及芳香性药物宜武火迅速煮沸再改文火煎煮;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药、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宜文火久煎;而部分毒性中药则常需久煎。如附子,其含有双酯型生物碱,应煎煮1-2小时,研究发现久煎可使有毒的双酯型生物碱降解成无毒的单酯型生物碱,从而大大降低其毒性。
请问职业药师考试科目中的中药专业知识一,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专业一指的是中药学和中药药剂学品合在一起考一张卷,专业二指的是中药化学和中药鉴定学合在一起考一张卷.书吗,书店都应有卖的,市级以上的新华书店医药学考试书那里应能找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知识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知识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