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扎】的功效与作用_临床应用_中药禁忌_偏方秘方
八月扎(畜葍子、拿子、桴棪子、覆子、八月楂、木通子、压惊子、八月瓜、预知子、八月炸、八月果、百日瓜、牵藤瓜、冷饭包、拉拉果、野香交、羊开口、腊瓜。)
- 详细说明
- 药膳偏方
- 中药评论
- 中药品对比
- 病友圈
中药名称:
- 八月扎
用药部位:
- 果实和种子类
别 名:
- 畜葍子、拿子、桴棪子、覆子、八月楂、木通子、压惊子、八月瓜、预知子、八月炸、八月果、百日瓜、牵藤瓜、冷饭包、拉拉果、野香交、羊开口、腊瓜。
归 经:
- 胃经
功效类别:
- 理气药
药 性:
- 平
药 味:
- 苦
炮 制:
- 洗净,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晒干。或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来 源:
-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s).Rehd.的成熟果实。
功效主治:
- 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查看说明书]
治疗疾病:
八月扎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原植物形态】
- 【性状鉴别】
- (1)木通 果实肾形或长椭圆形,稍弯曲,长3-9cm,直径1.5-3.5cm;表面土棕色,有不规则纵皱网纹,先端钝圆,基部有果梗痕;质坚实而重,果瓤白色,粉性;种子多数,略呈三角形,紫红色,表面略平坦。气微香,味苦。
(2)三叶木通果实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长3-8cm,直径2-3cm;表面浅灰棕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纵向网状皱纹,未熟者皱纹细密,先端钝圆,有时可见圆形柱头残基,基部具圆形稍内凹的果柄痕;果皮革质,较厚。断面淡灰黄色,内有多数种子,包理在灰白色果瓤内;果肉气微香,味微涩。种子扁长卵形
或不规则三角形,略扁平,宽约5mm,厚约2mm;表面红棕色或
深红棕色,有光泽,密布细网纹,先端稍尖,基部钝圆,种脐略偏
向一边,其旁可见白色种阜;种皮薄,油质;胚细小,长约1mm,
位于靠近基部一端;气微弱,味苦,有油腻感。
(3)白木通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长
约8cm,直径3-3.5cm;表面微显褐色,光滑或具粗纵皱网纹,多细小龟裂。商品有时切成纵片,果皮略光滑,微向内凹,果瓤土灰色,木质;种子长三角状,紫红色,表面有致密细纵纹。以完整、肥壮、质重、土黄色、皮皱、大小均匀不开裂者为佳。
显微鉴别三叶木通果实横切:外
果皮表皮细胞1列,偶见气孔;下有切向延长的黄棕色下皮细胞3-5列,壁稍增厚。中果皮外方为大小不等的石细胞及纤维,成群排成环层,石细胞较小,胞腔内常有草酸钙方晶;向内薄壁组织间亦有石细胞群,并有少数维管束散在。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种皮表皮细胞棕黄色,壁厚,外有较厚角质层;其下为数列切向延长的黄棕色椭圆形厚壁细胞和数列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含油滴及糊粉粒。子叶细胞含油滴。
粉末特征:黄棕色。①石细胞多角形、类圆形或圆形,直径30-106μm,胸腔内常含草酸钙棱晶,长6-13μm,宽约8μm。②纤维壁厚.腔窄细,常与石细胞相伴。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6-14μm,脐点点状。④种皮细胞棕黄色,短纤维状,纹孔明显细密。⑤胚乳细胞多角形,内含糊粉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 30-60g;或 浸酒。
- 【注意事项】
- 孕妇慎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