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药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药中的丸、汤、散有什么区别?
谢邀,这问题有点难答,试试吧!若有不对 请指正。
古之中医对病患使用内服药时,常给出的药剂通常有五类,膏 丹 丸 散及传统汤药。就其使用方式乃根据辩症后患病处及病者体质视情况开具。
膏 多以炼蜜配以其它药材熬制而成,可理脾胃通便燥,药性以攻下为主,若药物含上托之物则主加强体液循环,较适合于排便能力弱的患者。
丹 以配方成药并精炼去杂质而成,当今之水蜜滴丸 浓缩丸也可归入此类,因其特性至密 故有一定的缓释作用,比较适合于慢性疾患的长时间调理。
丸 通常所说的大蜜丸,便于携带 保存期长,服食时直接入胃,其制作时加入的密糖对药物在脾胃中的吸收也起到一定的加持作用,看内在的药物归经,如配方合理且对症,几乎适用于所有病患。
散 以配方药精细研磨而成,中医对它的使用通常有两方式 1.意像型 如取干散之物易的吸湿性 例 去湿良方 六一散等 2.对症型 病患之症病位较高时,吞咽散剂时药物停留于口咽食道时间更长,利解表攻上 例 治温邪犯肺的常用方 银翘散 治口咽的喉风散等。
汤药,此乃真正的用中药合方之祖,最早记于商朝开国宰相作著的"汤液经"距今超过三千五百年,汉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多引用其方,开创辩症论治的中医思维!
总之一个真正好的中医会根据病患的情况用中医思维为不同的患者开出相应的药剂!
谢谢邀请。祖國医学的剂型,不仅仅是汤剂,丸剂,散剂,还有膏剂,酒剂,丹剂,露剂等,先讲汤剂,就是我们常说的汤药,是最常用的剂型,用的最多的是内服,也有外用的,如,洗浴,含漱等。汤剂好处是比丸,散剂等吸收快,容易取得好的疗效,适用于一般疾病或急性病,病情较重的病人,《汤液本草~東垣先生用药心法》書上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古代医籍上说:“汤剂煎成清液也,補须要熟、利不嫌生,治至高之分加酒煎、去湿用生姜煎,補元氣加大枣煎,发散風寒加葱白煎,隔病加蜜煎,止痛加醋煎,”
散剂
把草药为细末,称为散剂,也是傳统剂型,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散剂,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也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行軍散。也有研成粗末,用時加水煮开后取汁服用,比如:香苏散,还有~参苓白术散,此成药的服法是:先煮几枚大枣,以枣汤冲服此药,增强健脾益气的功效。散剂的优点是,节约药物,制做简便,不易变貭。
丸剂
丸剂,俗称丸药,历代医著中,关于丸药论述很多,《汤液本草~東垣先生用药心法》上说:“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说明丸剂与汤剂相比,服后具有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的优点。
丸剂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比如:六味地黄丸,归脾丸,補中益气丸等。也有用于急救,但方中含有芳香性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临床常見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滴丸等。这里说说蜜丸和水丸:
一蜜丸
是用蜂蜜作黏合剂制成的丸剂,丸粒光洁滋润,崩解缓慢,作用缓和而且持久,是其特点,因蜂蜜具有滋养補益,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缓和药性的作用,所以用于治疗慢性病,虚弱性疾病。
二水丸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