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寇中药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草寇中药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寇和肉蔻有什么区别?
草蔻,正名为草豆蔻,属芳香化湿类中药。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种子。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以干燥成熟种子入药。性味辛,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健脾,温胃和中。常用于以疾患:1、胃脘痛。2、呕吐。3、泻痢。4、霍乱。5、痰饮。6、瘴疟等。
特点:①、草豆蔻辛热浮散,气浓味厚,能舒脾气、开郁结、化湿浊、散冷气、除瘴疟。②、草豆蔻辛香走窜,善理中州,辛能破滞,香能悦脾,温能祛寒,窜可行气,能暖脾胃 、破积滞、消宿食、化水谷。③、辛香药可作香料食材应用。
常用量6一9克,水煎服。注意!阴血虚少,津液不足,无寒湿者,慎用。有化燥生热,伤肺损目之弊,不宜久服。《本草原始》认为:“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其速,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肉蔻,正名为肉豆蔻,属收敛止泻药。为肉豆蔻科常绿乔木肉豆蔻的种子。主产印尼、西印度群岛和马来西亚半岛等地。我国广东、广西有栽培,以成熟干燥种子入药。功能涩肠止泻,温中行气。常用于以下疾患:1、久泻久痢。2、滑脱不禁证。3、寒凝气滞腹痛。4、胀满。5、臌胀。6、可作香料药使用。
特点:①、肉豆蔻辛香而涩,温和而降,善暖脾胃、降浊气、固大肠、止泄泻。②、辛能散能消,气温能和中通畅,其气芬芳,具有温中理脾、除寒燥湿、醒脾行气,开胃消食之功,为理脾胃之常用品。③、可用于作香料食材使用。
常用量6一9克。注意!热泻热痢及胃热疼痛者忌用。《海药本草》评价:“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饮服佳;霍乱气并,以生姜汤服良。”
前者认芳香化湿为主,后者以收敛止泻为要领。明白了吗?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将为你咨询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赞评。未经允许,不得搬袭。
题目中提到的四种名称里,豆蔻是总称,其它三种都属于豆蔻类。
豆蔻是姜科山姜属植物的总称,豆蔻有草蔻(草豆蔻)、肉蔻(红豆蔻)、白蔻(白豆蔻)几种。它们都可作为菜肴、肉制品及酱腌菜的调味料食用。
以下分别介绍草寇、肉蔻、白蔻不同的特点。
1、草寇,又名草果、草豆蔻、土砂仁、假砂仁,性质温和,味辛辣芳香,涩。
草寇在中医中有燥温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的功效。可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间断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也常做调料用,有开胃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草寇中药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寇中药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