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给小朋友科普的中医药知识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给小朋友科普的中医药知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医药如何从娃娃抓起?
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一般说“从娃娃抓起”都是要培养数量庞大的后背力量,中国需要医生,但是是需要经过严格训练,有科学素养的医生,而不是故弄玄虚的郎中。西医培养不说从娃娃抓起,是因为以现在的教育体系,到了初高中阶段,学生具有科学认知和学习能力,就都具有成为西医医生的基础,再经过大学学习和临床实习考核,一个合格的西医就出现了。如果学习中医,五行阴阳等等属于哲学范畴的思想要学习,对小孩而言,难度太大,估计老师都会被自己绕晕。因为中医和科学思想理论有很多背离之处,也就和现在的教育理论思想背离,想教小孩学中医,无异于缘木求鱼。中医的师承教育体系注定了中医师不可能批量培养,中医经常一个病人不同的中医有不同的诊断,开不同的药方,作为学生,应该遵循那个诊断,哪个药方?中医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一样,再现代医学的比照下,没落是注定的。
中小学生学习中医知识只要方法得当,将很好的中医学文化得以发扬的光大打下坚实基础。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小学生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不能讲太深奥的理论知识,但可以宽泛地渗透一些理念和基础原理,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模式形象生动地让中医基础知识和理念深入小孩的脑海。
2 除此之外,更多地让孩子与中草药零距离接触,有机会去了解和体验中医药的一些实用技巧,认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基础药材的形态和功效。
3 重点在于普及基础知识和培养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兴趣,为中医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我觉得很好,应该把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进行传承,可以用些简单的东西,进行教育,学习!可以背点简单方歌。一些确实有效又简单安全的食品,如怀山药,即使美食也是药品。马齿苋也是的!
我很赞同中医药从娃娃抓起,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不能断了传承。韩国、日本对中医的研究和传承都做了大量工作,而中国却在丑化、弱化中医,我们的中医有断绝传承的风险。
但是从娃娃抓起并不是让中小学生就开始学习中医,当然专门的中医小学除外。
一、中小学开设中医课的弊病
1、中医药理论复杂,实践是传承的很重要途径,不太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古代学医的孩子开始都是干三年粗活,学着认草药,学着制药,然后是背《黄帝内经》,《金匮》,《伤寒论》等医书,师傅再看他们的悟性,再按排他们做什么,学什么。让中小学生从小背医书肯定不适合现在的教育体制。
2、中小学缺乏中医教师,容易误导孩子。现在的中小学干脆就没有学中医的,即使是懂点中医的一般也都是业余爱好,你让一群不懂中医的去交中医,就像80年代普及外语一样,发音不准,教法不一,培养了一代只认识洋字母、不会开口的“外语人才”。对将来深造也会带来基础不牢的困惑。
二、中医药如何从娃娃抓起
1、宣传中医正能量。现在很多媒体、专家在黑中医,这样的宣传必须制止,让娃娃从小就知道中医是健康的,是能治病的,这样才能在娃娃中树立起中医的形象。
2、广泛使用中医药,事实上我们的药店里很多药都是中药,只是我们宣传不够,或者说一些厂家担心说是中药影响销量,有意模糊淡化。这一点应该名正言顺的打出中医药的大旗,让全社会都知道,其实他们一直在吃中药。
3、课本里增加中医发展历史和著名中医的成长故事。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中医有着灿烂的文化传承。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给小朋友科普的中医药知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给小朋友科普的中医药知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