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年人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老年人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保护中医中药?该怎么做才能让中国中医中药传承下去?
首先在法定的范围内,对中医治疗的界定责任,古人的中医药方之所以珍贵,是有不计其数的患者生命而换来的,现在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中药生长环境与古代相比,速成而疗效低下,从而出现照方抓药而达不到治疗效果。
有些中医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差所导至中医无用论,只有从以上全方面改进提升中医,药,的根本问题,才能使中医药传承继续。
保护中医药,必须转变法制观念和管理模式。大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是扭转院校教育的浮浅教育方式,运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教学大纲,让学员学到真本事。二是鼓励民医投入社区乡的卫生事业。以聘用证为依据登记从业。三是鼓励一批有真学识,有家传特长的“家医”参与社会医疗。并尊重他们,选写出本专业的论文医学。四是鼓励宗教医术投入社会治疗。并把本项特长写出总结材料,存于宫观庙内与国家医学研究院,供研究提升技术。
只有法制转变了观念,走相信群众的路。中医一定会稳重发展到中医强国。没有技术的竞争,就不能提高技术。什么权力都揑在手里,还谈什么保护与发展?
很多人呼吁放开对中医的监管,认为这样就能发展中医。
呵呵,你们真的以为现在管理得严格?错了,除了那些公立的医院,其它的私立医院和小诊所,其实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监管,没出事没人理,出事了一查就是无证行医、非法行医。现在能有个无证行医、非法行医的罪名都还算好了,如果没有行医资格证这东西,大家都能行医,那没有标准的中医,谁能出来给患者负责任?
即使这样做真能发展中医,那也是通过草菅人命的代价得来的。
但是,按照中医那种只会举例子说故事不用统计的疗效证明、评价方法,真放开监管,付出这样草菅人命的代价,也不会真的让中医发展,因为光凭举例子说故事,是分辨不出,哪种治疗手段是更好更值得保留的经验的。
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最近就一直在整理关于中药材的资料,把整理好的资料往头条上分享。我的出发点是这么想的:身边有很多植物,每种植物都有特有的药性,可以治病,往往还是某种疑难杂症的偏方药。但很多人不知道用药量,普通人也不干拿自己做实验。那我就说说我自己以身试药的经历。
我对中医感兴趣的启蒙是在初中的时候,看到一本书是关于针灸的,那时候学校还不是很重视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高,简单的韧带拉升都做不到位,所以上体育课很容易肌肉拉伤,但学生那会不知道运动损伤是怎样形成的,我从初中就是学校体育队的,经常会遇到训练受伤,有内在和外在的伤,肌肉拉伤了自己找穴位按摩理疗。所以那个时候就对人体穴位很感兴趣,可以记住人体很多穴位,通过自己试验,平时感冒,落枕自己就能治疗。
高中时就利用课余时间看了《本草纲目》,地方药材,内外科学,其实就是兴趣爱好,暑假在家就在野外对着药材书找各种药材,所谓的药材其实在农村遍地都是,只是老百姓不知道有啥药性,能治啥病。但我有了这本书,知道用量,比如自己感冒,腹泻,中暑了,我都会自己找野草煮水喝,基本上不会超过两天,病情就好的差不多了,后来还给身边的人也治过那种长期感冒咳嗽不好的,基本都是两天就好得差不多了,别的病我也不敢用药,毕竟是要担风险的。
经过几次的实践,我发现身边的野草其实都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它们的价值不被大众熟知和使用,现在人一生病就吃西药注射药水,要知道很多地区的人民是没有医疗条件的,现在看病也不便宜。如果老百姓都知道常见的小病能用身边的野草治好,起码给老百姓的生活减轻了一点负担。
古人都是用中药看病,现在懂中药材的人越来越少,可能还是宣传力度不够,如果全民学习认识中医,中医定能更好的持续发展下去。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身边中草药,平时生个小病自己动手就能治好。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老年人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年人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