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牛什么中药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牛什么中药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割人藤(葎草)有什么功效吗?
割人藤(葎草)老家人常叫“拉拉秧”,也有的叫蛇割藤、拉拉藤、五爪龙、活血草,叫法各有特色。葎草是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功效非常出色的中药材,它的根、茎、叶子、花和果穗都还可以入药。但生活中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我就简单说说它的具体功效和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药材名称】割人藤、葎草、拉拉秧、蛇割藤、拉拉藤、五爪龙、活血草、割人藤
【药材性状】本品茎淡绿色,有纵棱,茎枝和叶柄密生倒钩刺。叶对生,有长柄,叶片肾状五角形,直径7~1厘米,掌状5深裂,稀为3或7裂,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一形,光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两而生粗糙硬毛下而有黄色腺点;有的带有花、果;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归肺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散结、健胃、退虚热;用于治疗肺结核、肺热咳嗽、肺脓肿、虚热烦渴、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肠炎、淋巴结核、水肿、泌尿系统结石等诸证;是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当然,葎草除了可作药用外,茎皮纤维还可作造纸原料,种子油可制肥皂,果穗可代啤酒花用,其经济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谢邀!
割人藤这个名字的由来和这个植物的形状有关,用手摸会有扎手的感觉。在中医中被称为葎草,因为太常见了,路边、沟边湿地、偏僻角落里都有葎草的身影,在农村被叫做拉拉秧,常被用来喂猪。但它并不是杂草哦,能进《本草纲目》、《唐本草》的植物,想来都是一味良药。虽然葎草身披万千刺,但仍有一颗仁心。
《唐本草》中有关葎草功效的记载,“葎草味甘、苦、寒,无毒。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煮汁及生汁服之。生故墟道旁。很清楚的把功效使用方法和生长位置告诉了大家。
割人藤,也就是葎草,有很好的的清热解毒的功效。特别是肺热咳嗽,有很好的的缓解作用。经常配合鱼腥草和鸭跖草一起使用。还能配合苍耳子煎药外洗治疗皮肤瘙痒和皮肤湿疹等症状。这一点在《安徽草药》中有记载,葎草、苍耳草、黄柏各适量,煎水洗患处,可缓解皮肤瘙痒。
新鲜的葎草捣烂外敷,还可以治疗蛇虫咬伤。不过要注意是把捣烂的葎草敷在伤口周围。在《福建民间本草》中有提到具体做法,就是清洗干净的葎草捣烂,加入雄黄捣烂成泥状,外敷于被咬伤处。
将它捣烂还能外敷还能治疗疮疡肿痛。在《江苏药材志》中就有记载,葎草煎水洗,每日1~2次,可以治疗小儿天疱疮。
这是农村常见的拉拉秧,生命力极强,属于典型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植物~下地干活的时候很容易割破皮肤。
家里的老年人常说拉拉秧能治拉肚子,还能利尿去湿~老中医说能用来治疗湿热下注,小便不利,尿血等~
谢谢邀请!葎草又名割人藤、拉拉藤、锯锯藤、老虎藤、拉拉秧、穿肠草、五爪龙等。性味甘、苦、寒。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结核潮热、胃肠炎、疟疾、痢疾、腹泻、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等。外用可治疗痈、疖肿毒,湿疹,小儿天泡疮,皮肤瘙痒,痔疮脱肛,毒蛇咬伤等。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牛什么中药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牛什么中药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