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食品公司道歉
广东中山市中邦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蒜蓉辣椒酱被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为标准值的1.612倍。
7月11日,中邦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思涛回复称,对于此次抽检不合格一事,对广大消费者深表歉意,目前对于所有涉事产品尽最大努力无条件进行召回。
网络配图
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12批次不合格食品,包括1批次调味品。据了解,该批次调味品二氧化硫残留量项目不合格,为标称由中山市中邦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商标为“中邦图形”的蒜蓉辣椒酱(规格型号:230克/瓶;生产日期:2022年12月1日),其二氧化硫残留量检出为0.0806g/kg,而标准值为0.05g/kg,为标准值的1.612倍。
据悉,二氧化硫以及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添加剂对食品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造成健康危害,但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针对此事,7月11日,中山市中邦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思涛回复记者称,对于此次抽检不合格一事,对广大消费者深表歉意,目前对于所有涉事产品尽最大努力无条件进行召回。
对于两批次产品皆出现二氧化硫超标的情况,钟思涛表示,两批次产品皆为2022年年底所生产的产品,而当时因处于疫情特殊时期,为防止辣椒酱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变质,因此添加量比起以往多了一点,从而导致了此次产品质量问题。
钟思涛还表示,在2023年4月11日收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检验不合格通知书后,便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负责人对该批次产品不合格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开始对所有涉事产品进行召回。
钟思涛表示,对此事件的发生及给大家带来的困惑深表歉意,接下来中邦调味除了对涉事产品进行召回以外,还将细化管理,增加新的检测设备,保证每批次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
来源:南方都市报、N视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李楠
审核:郭启迪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陈克明食品发表致歉声明,究竟所为何事?
引言:小伙伴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应该有看见过关于陈克明这个视频的广告。是让小编意想不到的是,陈克明食品竟然发布了一条道歉声明,那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发布的这个声明?
一、这个食品为什么会发布道歉声明
小编还记得当时在看电视的时候,就看见过关于这个视频的广告。因为这个广告,小编还特意去买了一些相关的视频。可是这个食品竟然发布了一条道歉声明说,他们在检测的环节中,发现有一些不合格的商品。看到了这里之后,小编就去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之后发现这个食品重在成分,出现了不合格的情况。后来有关部门又对商品进行了第二次的检测,检测结果还是不合格。这一次食品中所含有的这个不合格的物质,是一种致癌物。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般情况下,像这种致癌物会出现在一些谷物当中。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保存的环境不当引起的。因为这种物质的生成和当地的温度,以及空气中的湿度都是有关系的。后来食品公司对这件事情进行了道歉,同时,食品公司还表示说,以后一定会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管理。针对那些不合格的产品,也都已经进行了下架的处理。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这一家食品公司已经有着很多年的历史了,而且他们家经营的范围还很广。在我们国家这个食品公司是相当有名气的,因此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了。三、对这件事情我们怎么看
看见新闻之后,小编的内心也表示非常的担心和害怕,因为小编曾经来购买过他们家的食品。因为含有致癌物的食物,吃完了之后,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可能这些危害不是突然之间就会显露出来,但是他们会一步一步的侵害我们的身体。只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食品的严格监督吧,而且像他们公司的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我们国家的法律。南昌双汇就食品安全问题道歉,公司涉及多起劳动争议案件,你怎么看?
南昌双汇就食品安全问题道歉,食品安全一事还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双汇又被爆出了公司涉及多起劳动争议案件,一时之间,双汇的口碑触底,销量暴跌!据悉,双汇的劳动争议案件是因保险等问题而引起,双汇的员工要求双汇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保险等等,双汇一直拒绝,员工愤而仲裁起诉!
双汇之所以拒绝给这些员工缴纳保险等等,是因为他们是外包员工,理论上讲外包员工属于劳务派遣,双汇没有义务缴纳社保等等!但是,这些员工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他们不是外包员工,他们只是通过中介来到双汇面试工作,这种情况不属于劳务派遣的范畴!双汇一直拒绝缴纳保险签订合同就是在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员工表示之所以仲裁是因为他们想通过法律讨要个说法,不能任由双汇说什么便是什么!如果双汇真的存在这种不签合同,不缴纳社保的行为,那么,劳动监察部门可能会进驻双汇调查。
网友热议
双汇涉嫌劳动争议被曝光之后,网友纷纷表示这种事情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很常见!一些企业为了使用廉价劳动力,会找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员工,这些员工进入企业,和企业内部员工做的是一样的工作,但是他们却没有合同和任何保障,久而久之,自然会引起这部分员工的不满!这种争议到底哪一方能赢,还要看仲裁结果!
问题
双汇企业存在问题是毋容置疑的,出现了问题,是否能够彻底的解决问题,才是大众想看到的!双汇虽然已经道歉,但是,从双汇的销量来看,似乎作用不大!因此,双汇想挽回消费者的信任,还要再努力解决根深蒂固的问题!从新出发!
南昌双汇就食品安全问题道歉,公司涉及多起劳动争议案件,由此可见,双汇想打翻身仗很难!
奈雪的茶深夜致歉,能否挽回这一次因食品安全带来的口碑受损?
8月24日,奈雪的茶深夜这官方账号上向民众致歉,并表示接受处罚,态度很诚恳。
8月2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开了6则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品牌查处情况。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食品品牌被爆出有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奈雪的茶、小龙坎、蜜雪冰城、华莱士、杨国福、大润发,这些大家常见的品牌出现问题,很快就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奈雪的茶”被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在8月初,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在北京市的两家“奈雪的茶”品牌店中制作的奶茶,使用腐烂的水果给顾客加工出售,相关部门发现后立刻立案查处,按照奈雪的茶品牌店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这两家门店均罚款10万人民币元,并且对这两家门店的店长罚款,一个罚款25万元人民币,另一个罚款28万元人民币。
事后,市场监管部门在北京和广东省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了门店1811家,其中有50家门店被要求整改,2家门店被警告,立案查处的案件共有23件。
这一次的市场监管部门排查让奈雪的茶名誉扫地,这起事件后,奈雪的茶官方回应:深表歉意,将对店内出现的“地面有蟑螂”、“用发黑芒果”、“生产标签表示错误”、“杂乱的后厨环境”等等问题进行整改,严禁个别门店出现这种情况。会对所有门店的员工严格要求,按照正确、安全的操作进行,绝对不允许出现不规范行为。
8月24日,在奈雪的茶被市场监管部门与其他5家品牌店被指出有食品安全问题后,再次致歉。
监管部门严肃处理这次的案件,不仅仅把矛头指向了品牌门店,更是详细到了个人。
食品安全应该保持“零风险”,这是对公众的负责任。面对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绝对的“零容忍”,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必须受到惩处。
根据消息,市场监管部门下一步会持续关注,做好对商家的监督检查,还有时不时的抽检监测如果有发现任何门店食品安全问题、也欢迎群众通过投诉举报等途径共同监督。
“奈雪的茶”能否挽回口碑受损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出“网红店”,很多商家都陷入了打造大“IP”的风浪中,却忽视了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只顾着追求营销,来获取大利润,这种形式是经不住考验的,应该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质量上,严控成本的安全问题,让消费者们吃得放心。
“奈雪的茶”作为一家网红店,在此次发现了这么大的问题,即使及时道歉处理了,也能保住口碑吗?
恐怕形势不妙。
“奈雪的茶”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问题,更多的情况是被遮盖了,而这一次是被闹大了。之前就有很多网友称自己在奈雪的茶购买的饮品有问题,但奈雪的茶拒绝承认,事情最后不了了之。?这些事对奈雪的茶的影响也微乎其微,这是为什么?
因为商家犯错的成本太低了,很多人容易遗忘和原谅,这也是导致品牌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问题。奈雪的茶出现了很多次的问题,每次都是认罚、道歉,但是下一次还要出现问题,这是在挑战底线。但是这些事情累积爆发就不是小事,是对品牌毁灭性的打击。
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问题,大众再怎么遗忘也要记住了,大众对品牌的容忍度高不是让品牌得寸进尺的资本。这次出现的问题是日积月累的问题,根本不是一次两次,这样的品牌怎么值得去原谅。
奶茶行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很多方面可能有失妥当。奈雪的茶再一次被点名,希望也能早日重视起来,还为时不晚。道歉无用,要的是今后的做法。
双汇发文致歉:对310kg问题产品溯源并封存管控
双汇发文致歉:对310kg问题产品溯源并封存管控
双汇发文致歉:对310kg问题产品溯源并封存管控,南昌双汇称,全力配合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处置,产品共计310kg已全部封存管控。双汇发文致歉:对310kg问题产品溯源并封存管控。
双汇发文致歉:对310kg问题产品溯源并封存管控1 2022年3月14日,媒体曝光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问题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立即责成赣江新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调查,并指派2名专家当晚赴南昌双汇公司生产现场指导核查处置工作。
检查组对南昌双汇公司生产车间进行了现场检查,查看了岗前培训、操作规程、投诉举报台账以及监督检查记录等一系列资料,现场抽取了样品送检。针对媒体曝光和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赣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已对南昌双汇公司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
3月15日深夜,双汇集团官网发布《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关于相关媒体报道内容的声明》。
声明称,3月14日下午,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双汇)相关问题,公司高度关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小组,于3月15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处理,对该事件自查自纠,深刻反省。
声明中称,根据集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停止使用风淋室的通知》,南昌双汇在疫情防控期间风淋室不开启出风装置,符合相关生产规程,疫情防控结束后恢复使用。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不断完善自检体系,提升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意识。
南昌双汇称,在此,公司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向广大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致以真诚的歉意。公司后续将持续推进整改工作,评估相关影响,并根据相应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媒体报道,南昌的消费者投诉,在超市内买到了双汇牌的变质火腿肠;也有曾在南昌双汇工厂上班的工作人员曝出,厂区加班多、工资分配不均等问题。
有记者卧底该生产车间发现乱象颇多,“猪排落地直接装袋入库、消毒环节太随意、风淋系统形同虚设……”。另有招聘人员罗经理表示,厂里招人启用外包公司,为避监管不签合同,还让新人放弃“三险一金”。
双汇发文致歉:对310kg问题产品溯源并封存管控2 15日深夜,双汇集团发布《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关于相关媒体报道内容的声明》。声明称,3月14日下午,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相关问题,公司高度关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小组,于3月15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处理,对该事件自查自纠,深刻反省。
南昌双汇称,全力配合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处置,抽样2份产品送检;并对视频中掉落的“冻猪寸骨A”批次产品溯源,共计310kg,已全部封存管控。
天眼查显示,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4亿元,其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为马相杰,是双汇发展的全资子公司,主要开展高、低温火腿肠等肉类食品加工业务,总投资12亿元,现有员工1600多名,年生产肉制品可达13万吨。
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实现营收510.44亿元,同比下降8.46%;实现归母净利润34.53亿元,同比下降30.08%;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61.16亿元,同比下降16.84%;实现归母净利润9.16亿元,同比下降51.73%。
3月15日,双汇发展股价跌停,报25.13元/股,总市值871亿元;3月16日,双汇发展低开6.49%,截至发稿,报24.39元/股,跌幅收窄至2.94%,总市值约845亿元。
双汇发文致歉:对310kg问题产品溯源并封存管控3 就此前媒体报道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南昌双汇”)的生产车间乱象问题,双汇集团15日夜间在官网发布声明致歉表示,对相关责任人停职处理,并对相关产品溯源封存管控。
据媒体报道,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南昌双汇)车间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包括工作服发黑发臭、猪排落地直接装袋入库、消毒环节太随意、风淋系统形同虚设、用浑水洗过的毛巾混用擦设备擦香肠等。“双汇生产车间乱象”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对此,双汇集团15日夜间在官网发布声明称,3月14日下午,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双汇”)相关问题,公司高度关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小组,于3月15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处理,对该事件自查自纠,深刻反省。同时,已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全力配合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处置,抽样2份产品送检;并对视频中掉落的“冻猪寸骨A”批次产品溯源,共计310kg,已全部封存管控;
二是对南昌双汇所有员工的工作衣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三是强化员工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尤其对今年新入职的员工重新组织系统培训。
根据集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停止使用风淋室的通知》,南昌双汇在疫情防控期间风淋室不开启出风装置,符合相关生产规程,疫情防控结束后恢复使用。
来源:双汇集团官网
双汇集团表示,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不断完善自检体系,提升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向广大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致以真诚的歉意。公司后续将持续推进整改工作,评估相关影响,并根据相应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官网资料显示,双汇集团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调味品生产、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商业外贸等产业链,每天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Wind截图 双汇发展日K线图
二级市场上,双汇发展股价15日开盘即下跌,当日收报25.13元/股,跌9.99%。16日开盘,双汇发展延续跌势,盘中最深跌幅达6.49%报23.50元/股。股价两个交易日跌幅累计超1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