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绝美中药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绝美中药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没有什么特别生僻又惊艳的古诗词?
初入武夷 唐 李商隐
未到名山梦已新 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风吹雨 似与游人洗俗尘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马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记得小时有一老人,背了一首。他说是《唐诗三百首》中的,是不是也不知道:
识透乾坤彻底开,
宽怀且赐且宽怀。
有一日闲闲一日,
逢三杯酒酒三杯。
百年事业真难过,
八十春光容易来。
几多英雄今何在?
南北山头土一堆。
《题玉泉溪》,作者:湘驿女子。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这首诗最早录载于《树萱录》。湘驿女子的姓名.身世已不传,只能从她留下的这首诗中,窥见其生活中的片断和诗才之一斑。全诗四句,二十字,写一个失去了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女子心灵上的痛苦。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模声绘色,形象鲜明,艺术概括力极强。
中国古诗词有数千年的历史,自先秦到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上万个诗人,留下上百万的作品,而我们熟悉的不过就是九牛一毛,就连入选了唐诗宋词三百首的作品,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有很多生僻诗词。
今天,诗画提一首《点绛唇》,作者是葛胜仲,宋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写词人在县衙愁坐的郁郁情怀,全词如下: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秋晚寒斋”,词的第一句点明愁坐的时间,地点。“藜床香篆横轻雾”,词人坐在藜木床上愁思闷想,四周烟雾飘飘,就如愁思之徘徊不去。这一句以情写景,熏香袅袅,似愁情,悲思不绝。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意思是闲愁似淡,但其实浓得化不开,令人难以负载。正当词人浓愁之际,天又渐渐下起雨来。雨打芭蕉之声本就凄凉,而梦魂却追逐着这声音而去,更将词人的愁写浓了。“逐”字用的最好,将词人追寻“芭蕉雨”的悲愁意象主动化了,加强了词的凄恻。
“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下片词人将视线转移到室外,他看到云边有只大雁,大雁高声鸣叫着,其声凄切,似在替隐者低语,倾诉愁怀。这里词人将大雁和自己类比,因两者身世和命运有可比性。大雁春去秋来,漂泊无定;而词人羁旅他乡,四处奔波,其孤寂凄凉是相同的。
“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最后几句是说纵使思念故乡,却无计可归。在愁思满腹的词人心中,眼前景色竟是那般凄凉:远山凌乱,荒城斜阳惨照,于寂静之中,忽然又响起数点鼓声,令人心烦。“乱山”、“斜日”、“夕阳”共同构成了一幅极其荒凉的图景,并暗衬托、出词人的孤寂。“乱山无数”的“乱”字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心绪的烦乱。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显得异常凄楚。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绝美中药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绝美中药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