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西补肾名药有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广西补肾名药有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蛤蚧是什么中药?
蛤蚧是一种名贵而味美的动物药,有“仙蟾”之称。中医将其列为补虚药中的补阳药类。
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
应用:
1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对肾不纳气之喘,尤为有效,如人参蛤蚧散。
2.用于阳痿。古代常把蛤蚧视为“房术要药”,认为它助阳益精,大有奇功。《顾玠海槎录》写道:“蛤蚧,牝牡上下相呼,累日情治乃交,两相抱负,自堕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乃用熟稿草细缠,蒸过,炼为房中之药,甚效。”
用法:
蛤蚧往往是雌雄一起交接时被捕捉,市售药店都是雌雄一对捆绑在一起,过去用药就强调一起入药效果最好,同时蛤蚧的尾巴易断,但再生能力亦强,且再生尾巴比较粗,常认为尾巴药力最强。所以北宋苏颂《图经本草》说“入药肆须雌雄两用最灵”,清代名医黄官绣说得好:“即非相抱时捕之,功用亦同,但其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现代研究已证实,蛤蚧尾的药效高于体部。
古人用蛤蚧要求去头足,广西名中医王三虎治疗顽固性哮喘,重者每天一对,轻者2天一对,既不炮制,也不去头足,每每出奇制胜(王三虎《经方人生》)。
蛤蚧水煎服,每日3~7g;研末服用每次1~2g,一日三次;浸酒服用1~2对。
蛤蚧是守宫科蛤蚧去内脏的干燥体,主耍功能在尾巴。性味功用,咸平,补肺肾,益肾精,纳肾气·用于久病体弱,虚劳喘咳,咯血,小便频数。尾的纳气平喘力最強,还可治心性喘息,面及四肢浮肿等。一般不入煎剂,捣末入丸散用。过去有轿夫抬轿上泰山,上山后面不改色,气不喘,坐轿的人觉的奇怪,一讯问,原来他们每人口含一条蛤蚧尾巴。由此可见蛤尾的功用。
蛤蚧也是名贵中药材之一,有补肾益肺之功,在《本草纲目》中将它成为仙蟾,名中有“仙”,价值自然不会太低。
动物类的药材多取其肉入药,蛤蚧的入药部分就是它的干燥体,以前蛤蚧常活跃于自然界中,打这野生的标签,可以卖不少钱,现在倒是平民化了,如今提倡拒绝野味,蛤蚧也用得少了,那么,这味药到底是什么样的中药,老邪这次就来满足朋友们的好奇心,大概介绍一下蛤蚧,说说它的基本特点以及药用价值。
估计你也注意到了,蛤蚧的外观跟壁虎很相似,它本身就属于壁虎科的动物,《中药志》里面直接称其为“大壁虎”。
虽说是同属,但是也有不同之处,我见过活的壁虎,没有见过活的蛤蚧,但是工作时接触过一些晒干了 的蛤蚧,我的感觉就是颜色和背部纹路上有所不同,整体相似。蛤蚧形如壁虎,却比壁虎要大,长度可达二十厘米,头部是三角形状,身上有密密麻麻的小鳞片,体背黑紫色,上面的斑点呈砖红色或者是蓝灰色。
入药的蛤蚧自然就是干品了,处理时内脏不能留,否则会有异味,除掉内脏还要擦拭干净,然后用竹片来将其撑开,有点像是做烧烤串那样,这会便于烘干和保存。入药的蛤蚧大体上保留了原先的特点,只是它已经处于扁平的状态了,那些细鳞还存在于药材之上,我闻过这味药,腥味有点浓,常用酒来炮制来矫味。
蛤蚧要去眼,《雷公炮炙论》里说蛤蚧的眼睛有毒,现在很多成品是直接把它的头去掉,眼也就不存在了。
说到益肾了,药用价值自然高一些,蛤蚧入肺而补肺气,对肺的不适引发的咳嗽,肺萎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圣惠方》中的蛤蚧散这个方剂,利用的就是入肺的特点来治病。而益肾的话,这说的助阳方面的作用了,治肾阳不足所致的生理问题,你想深入了解的话,可以查看养真丹这个方剂,就知道蛤蚧的作用对人的生活有多大影响了。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了“……助阳道”的作用,如需用药,请遵医嘱。
蛤蚧,别名叫蚧蛇、蛤蚧蛇。来源为守宫科动物;主产广西。广东、云南、贵州亦产。国外越南、泰国、柬埔寨有产。是一味“补阳药。”
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补肾益肺,纳气定喘。
适用:用于肺肾气虚,气喘,肺痿,咯血,哮喘。
应用:用于肺肾两虚、喘咳短气,及虚劳咳嗽、咯血等。(如〈普济方〉治气虚咳嗽、面浮、四肢浮肿,即以之同人参研末作饼,合糯米粥服;人参蛤蚧散,于前方中增入贝母、知母,则用于虚喘咳嗽、痰中带血,或面目浮肿)。(此外,蛤蚧尚有补肾助阳之功,适用于肾虚阳痿、尿频等。可与补骨脂、羊霍叶等配用)。
用量:2一4克。研末服,每次1一1.5克。
注意:用时要去头(有小毒)、足和鳞片。
附:〈海药本草〉:“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本草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痛,消渴,助阳道。”
蛤蚧:含蛋白质、脂肪等。
蛤蚧䃼气血吗?
专业医学团队解答,请点右上角关注!
蛤蚧
【处方名】 蛤蚧 制蛤蚧 蛤蚧粉 对蛤蚧 蛤蚧尾【功能与主治】 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常 用于: ①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 ②阳萎。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7g,研末服,每次1~ 2g,1日3次; 浸酒服1~2对; 亦可入丸、散。
【新用途】
内科
不射精: 蛤蚧6对,研末服用,每次5g。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风寒或实热咳嗽忌服。
蛤蚧为补阳药。
蛤蚧是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以个蛤大,肥壮,尾全,不破碎,产于广西,云南,贵州者为质量优。进口蛤蚧主产越南。《开宝本草》有记载。
1,蛤蚧以雄者为“蛤”,雌者为蚧,因夜闻其鸣声:一曰蛤,一曰蚧而得名。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直顺,低溫干燥,除去鳞片及头,足,切成小块,生用或酒制用。
2,蛤蚧入肺肾二经,善长补气,助肾阳,定喘咳,是治疗多种虚证喘咳的良药。
3,蛤蚧质润不燥,补肾助阳,还能益精养血,有固本培元之功能。
4,蛤蚧,善长补肺气,养精血,纳气定喘。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广西补肾名药有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西补肾名药有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