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肝肾不交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肝肾不交是什么意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肝火上亢和心肾不交有关系吗?
有关系的,这个要用中医的五行学说来解释,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五行相生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生中医叫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致病因素一般都是母病及子或者子病犯母。
五行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个相克也是相对的,有太过或者不及,也就是说正克和反克。比喻,本来是金克木的,这就是正克了,克制的太过,就叫相乘,如果金弱木强,就会反克,也叫相侮,致病因素就是相乘和相侮。
人体正常的生理,五行的状态是相互平衡,相生相克的动态变化,只有在病理状态才会出现上述症状。
肝阳上亢的病因是肾阴不足,导致水不能有效的滋养肝木,或者肝气郁结而生火,肝火反过来耗损肾水,是典型的母子关系,也实用母病及子或者子病犯母。
心肾不交的病因也是肾阴不足,导致肾水不能有效的制约心火,或者心火过旺,耗损肾阴,这个是五行相克的关系,不足或者太过。
他们的关系都交汇到肾阴,如果是治疗的方案,第一个就是滋阴降火,在兼顾其他的症状。
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
1、肝阳上亢证是指由于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的证候。
2、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
从上描述,两者没有直接关系,但五脏相连有间接关系。肝阳上亢,是肝肾阴亏……,心肾不交,肾阴不足……。
肝与肾同源,肝火会导致心火,肾水不足,肝火不降,肝郁化火,引发心火旺(木生火),所以,肝阳上亢在前,不适时调理终会发展至心肾不交。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心肾不相交是什么意思?
人有昼夜失眠而心烦燥,这就是心肾不交。白天失眠,是肾不交于心,晚上失眠,是心不交于肾。白天黑夜都失眠,是心肾两不交。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就是心属火过于热,肾属水而过于寒。火炎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肾寒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治疗的办法就是泻心火而滋肾水,使心肾两相引而两相合,方用上下两济丹。
要明“心肾不相交”,不仅仅需先明“心”之本质与“肾”之本质。更要先明“交”字之古代原是什么。
否则,便会闹笑话——耽误治疗时机。'交者,覆掩也。如日月相交者,即言日出而掩月,月出而掩日也。交替者,亦为遮掩于彼而代之也。
心,属火。而火性向上。肾,属水。而水性向下。人只知水能伏火,未知弱水亦可助火也。
故,心肾不交者,指心与肾二者丧失了相互相互制埋与相互助力也。
心肾不相交就是否卦。心肾相交就是泰卦。
否极泰来与这个问题颇有渊源。
肾水心火的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根源还是易经的卦象说理。
道家修炼用的最多,道家性命双修之功。所谓抽离填坎,心肾相交,阴阳相济。离卦属火,卦象两阳爻中间一阴爻,一阴爻恰是肾中之真阴,阳中含阴,外热内寒;坎卦属水,卦象两阴爻中间一阳尧,这一阳尧恰是心中之真阳,阳之根,阴中含阳,外寒内热。
火曰炎上,水曰润下,两夺之势,火上水下,就是离上坎下,这是否卦,就是心肾不交。中医借此理就说呢,上燥下寒,有些上火口舌生疮失眠烦躁就是火炎上了啦,小腹生冷,饮食不化,腰膝酸软,精遗便溏了等就是水寒下了,再渐渐蔓延各种症状,一综合起来说呀,各种病症慢慢都可以归到这上来的了。
正常的身体状态应是泰和的。肾阳温升,心阴降洒,抽离填坎,心肾相交,泰卦,周身和畅泰然,即是如此而已,如此便好了。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肝肾不交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肝肾不交是什么意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