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蒲公英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蒲公英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蒲公英有什么功效?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种植物的干燥全草,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60g;或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蒲公英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弗氏痢疾杆菌、副伤寒甲型杆菌、白念珠球菌、牛型布氏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蒲公英提取液(1:400)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菌。蒲公英水煎剂(1:80)能延缓 ECHO11 病毒细胞病变。蒲公英醇提取物 31mg/kg 能杀死钩端螺旋体。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抗内毒素作用:蒲公英提取液中加入内毒素,相互作用后测得内毒素的活性降低。
3.抗胃溃疡作用:蒲公英有明显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及氨甲酰胆碱诱导的胃酸分泌作用。蒲公英煎剂给大鼠灌胃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保护作用;对无水乙醇所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亦有显著保护作用;并能明显对抗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的形成。
4.保肝、利胆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用蒲公英煎剂灌胃或用蒲公英注射液注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减轻细胞脂肪变性。
5.免疫调节作用:蒲公英有提高及改善小鼠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其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利于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
蒲公英在“本经”中没有纳入,中医史上它不是经典药,经方中也不出现。后世李时珍将其纳入“本草纲目”,属于清热药。纳入的原因是民间在广泛的食用这种草药,有清火作用。
凡是食材,其药性都是微弱的,否则在果腹期间会出现大量中毒事件,所以食材基本都可以往饱了吃,长时间吃。民间所说的它有很多“药性”,但很弱,不能指望它治病,但可以用它保健,“治未病”。夏季用它清火,减少体内毒素引起的轻微炎症和不适。
作为一种营养野菜,它是很称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矿物质分量很足,植物蛋白在蔬菜中也排到中上,还含有很多有益的甙类酮类,有调理身体的作用。
总体排类,它综合营养高于普通蔬菜。
蒲公英的功效是什么?
1、抗菌
蒲公英能够有效抵抗伤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也能够杀死绿脓杆菌,清理肠胃,减轻细菌对人体的伤害。研究表明,蒲公英还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能够有效抑制奥杜盎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等等多种真菌和细菌。
2、抗肿瘤
蒲公英含有类似香菇的多糖物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免疫机制的调节功能,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3、预防感冒和肠胃疾病
蒲公英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蛋白质,维生素,可以防止人体的便血,咳嗽症状。而且还能预防感冒和肠胃疾病,帮助肠胃的吸收和消化。
4、减轻泌尿系统感染
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有机酸、菊糖,能够促进人体的排尿,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减轻泌尿系统的感染。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吃法多样,可生炒,熬汤等等。
第一点:蒲公英是全草入药,并不光是地上部分。
第二点: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热证效果较好,比如五味消毒饮中有蒲公英,治疗疮疡肿毒效果非常好;再比如蒲地蓝口服液或者片中含有蒲公英,治疗咽炎,扁桃体发炎效果非常好。
第三点:蒲公英虽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第二点提到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凉,长时间服用会伤及脾胃,脾胃虚寒的人群就不适合服用。
服药有量,做事有度,蒲公英虽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蒲公英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蒲公英功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