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热在中医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热在中医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发烧呢,大家知道中医怎么看待吗?
对于发烧,中医上有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的不同。外感疾病就像平时我们说的感冒、急性胃肠炎或者一些传染病等都可以导致发热。内伤疾病像各种癌症、甲亢、结缔组织病等都可以导致发热。中医上来说,外感疾病无外乎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热之邪,此时,正邪交争,就像两军交战,人体正气充足,则可以导致发热,反之,则不能,可以说外感疾病发热是好的征象,说明正气充足。内伤疾病无外乎气、血、阴、阳亏虚,以及气机阻滞,痰湿阻滞,淤血阻滞都可以导致发热的发生。
我想提问者说的“发烧”,是我们现代医学中用正规医学术语描述的“发热”,即高于正常的体温!常用的三个部的正常体温范围,腋温:36~37度 ,口温:36.2~37.3度 肛温:36.3~37.5度,通常用得最多的就是腋温,因为更卫生便捷!如果体温高于对应的正常范围,则西医认为患者发烧啦,也就是发热啦!而中医学中的“发烧”,用现代医学的体温计有时候可能测出来不发热!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的患者感觉自己手、脚或腰、背、脸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位“发烧”,但是其实测体温不高,去看西医医生,西医的医生给你完善相关检查后,可能发现不了什么问题,西医医生可能就会说“你这可能是心理作用或者是末梢神经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等”,其实他们可能也解释不了,因为验血正常,彩超、神经肌电图、X片什么都正常,所以西医也就只能找一个可能导致上述“自觉发烧,其实不发热”的疾病来解释!
而中医当面对患者口中的发烧时是怎么看待的呢?其实,古时候的中医去诊断发烧疾病的依据:一种就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比如上面我们讲的,有的患者感觉自己手、脚或腰、背、脸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位“发烧”,这时候中医是认可患者的,因为中医能够很好解释患者症状,比如我们的肾阴亏虚、心阴亏虚、肺阴亏虚等,可以导致上述患者的自觉发烧症状,中医会结合四诊辩证论治来开具中药或行针灸;另外一种就是发烧,其实就和我们今天的发热比较一致,因为古时候没有体温计、体温枪,所以靠手或额头去感知患者是否有发烧,也就是中医“触诊”,同时结合望诊,去看患者面容是否发红,四诊合参来辩证论治、处方用药!所以不论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发烧,在中医眼中,那仅仅是患者的症状,作为中医,主要关心的是发烧症状背后的疾病证候,也就是“证”,所以往往遇到这种“自觉发烧,测体温不发热”的患者,中医辩证治病理论的优势彰显无疑!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热在中医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热在中医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