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术治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白术治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中药白术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
食用指导1. 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用;健脾和胃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2. 脾气不足,形瘦面黄,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者,可与人参、茯苓、炙甘草等配伍,以增健脾益气之功。
3. 痰饮内停,症见胸胁支满,头眩心悸,咳而短气者,可与桂枝、茯苓、甘草配伍,健脾温阳化饮。
4. 表虚自汗,症见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则汗出尤甚者,可单味煎服或研末服;也可与黄芪、防风配伍,以固表止汗。
5. 凡妊娠恶阻,呕吐清水,饮食不下者,可与人参、甘草、丁香等配伍,以益气降逆和胃。
食疗作用白术与苍术秦汉时期统称术,陶弘景始分为二,因其色较苍术淡白,故名白术。《纲目》云:“按六书本义,术字篆文,象其根干枝叶之形。《吴普本草》一名山芥,一名天蓟,因其叶似蓟,味似姜、芥也。西域谓之吃力伽,故名《名台》在吃力伽散,扬州之域多种白术,其状如桴,故有杨桴及桴蓟之名,今人谓之吴术是也。桴乃鼓槌之名。古方二术通用,后人始有白苍、白之分。”
白术,性味甘、苦,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脾胃气虚导致的疲乏无力,胃口不佳,大便稀溏,水肿,自汗盗汗,白带量多,胎动不安等;生用大剂量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炒用可以加强健脾止泻的疗效。
白术是什么样的植物,有什么药用价值?
中药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普遍认为浙江于潜所产者质量最佳,为地道的药材。
古籍《本草汇言》:“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的功效。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脘腹胀满不适、不思饮食、便溏等,常于党参、茯苓、干姜、甘草等药配伍,如四君子汤、理中汤。
其次,因其既能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为治疗痰饮、水肿的良药。故还常用于脾虚湿停引起的水肿和痰饮、脾虚夹湿引起的泄泻。如参苓白术散、五苓散、苓桂术甘汤。
最后,本品之所以还能止汗、安胎,就是因为其补脾益气之功。培土生金而益气固表止汗;健脾以补后天,生化之源充足,则胎元得养,胎动自安。如玉屏风散、泰山磐石饮。
白术虽为补气健脾之要药,但临床运用时也应注意对证用之,切不可滥用。因其苦温而燥,故阴虚内热或津液不足者要慎用。
谢谢邀请,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有疑问可留言讨论。
白术是什么样的植物,有什么药用价值?
白术(zhu)是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及以南部分省区的一个多年生草本,野生的常生长在山坡林下,目前有一定面积的栽培,别名有术等名称,是菊科苍术(zhu)属植物。
一,白术的外形特点
1,生性:茎干直立,高约六十公分,单生或上部分叉,有细条纹,基部常木质化;根状茎肥厚,块状,有细须根。
2,叶子: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常椭圆状,长六公分左右,有叶边有细锯齿;生长在茎干下部的叶三到五羽状深裂,叶片表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两面无毛;生长在茎干上部的叶窄披针形,不分裂。
3,花:头状花序较大,生长在枝顶,基部苞片叶状,长约四公分,有刺状的羽状裂片;总苞片钟形;花多数,紫红色。在我们这里八月份开花。
4,果实:果实椭圆状,长约七毫米,有白色长毛;冠毛羽毛状,长约一公分。在我们这里九月份果实成熟。
二,白术的药用价值
白术的根状茎在中医上可药用,有健脾、燥湿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它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它性味苦,甘,温。它的主要功效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利尿,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等症,也可用于水湿内停之痰饮或水湿外溢之水肿,也可用于表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白术治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术治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