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半夏什么药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半夏什么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药方中的半夏一般默认是哪种半夏?
在现今的药店中有用旱半夏经加工炮制的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但还有用广西水半夏炮制的同类飲片,这种水半夏只有化痰功效,价格便宜,一般正规的药店不用,效果极差。但在医生的处方中开半夏,多数是清半夏和姜半夏,法半夏,半夏粬应专用名,因其用途和服法有很大差别。
主要看你的方子的治疗目的。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但是不同症状和组方用哪种半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法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姜半夏: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清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至于方中使用哪种半夏,还要结合自己的临床才好
其实半夏有很多种,主要有清半夏,法半夏,竹沥半夏,姜半夏,生半夏等,但是生半夏千万别吃,我吃试验吃过几次,吃的量非常少,只有米粒那么大点,清口水趟得华华的,还恶心,每次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没事别乱吃这种生半夏。
每次收到药,半夏包装袋上都会写着一个毒字,按毒性药品管理。
常用的是姜半夏和法半夏,但是又以法半夏用得较多,法半夏主要用于燥湿化痰,其中常常和陈皮搭配,著名的二陈丸就是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很好的燥湿化痰的作用。
再说说姜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区别就是在后面几部炮制过程有所不同,姜半夏最后用的是姜汁,姜本身具有很好的降逆止呕的作用,姜被古人称之为呕家之圣药,所以姜半夏随有燥湿化痰的作用,但更偏向于止呕。
在一个竹沥半夏,所谓竹沥,就是用竹子拷出来的水,本生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所以竹沥半夏就是用竹沥和着一起炮制的。
要说默认半夏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法半夏,也是临床用得最多的一种半夏。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这里说到的“半夏”,其实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因为生在夏半之时,便有了“半夏”这个诗意的名字。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喜阴,这种植物一般在2月长苗,每个茎端会长出3片浅绿色的叶子,形状与竹叶很像。传统的中医认为:半夏具有镇咳祛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作用,因而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均有用到半夏。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半夏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之分。那么,药方中的半夏一般指的是哪一种呢?
药方中的半夏一般默认是哪种半夏?
半夏,也就是生半夏,虽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具有毒性,能够刺激人的消化道黏膜,让人出现声音嘶哑、咽喉肿痛、肠鸣腹泻,过量使用可导致人心律失常、心衰甚至死亡。半夏的存在真正体现了“是药三分毒”。为了“去其槽粕取其精华”——去除半夏的毒性,更好发挥药用价值,古人根据不同的用药需求,想出了很多半夏的炮制方法,于是便出现了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之分。
清半夏是半夏与白矾炮制而成,清半夏在毒性降低的同时,在清风痰,化饮,散胸痞,降逆止咳等方面的功效比较突出;
姜半夏是将半夏与生姜、白矾的炮制品,姜半夏在祛寒痰,镇咳、降逆、和胃止呕等方面的功效显著;
法半夏由半夏与甘草、石灰炮制而成,法半夏的温性降低,在除湿、化痰、止咳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
由此可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具有不同的功效,具体的用药需要辨证施治,不能盲目滥用。药方中具体指的是哪一种,需要患者找到开药方的医师进行明确,辨证施治,审证用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半夏曲和半夏的区别在哪里?
半夏曲和半夏的区别是很大的,大家要多了解清楚,以避免误用药物。半夏和半夏曲是不同的药物,半夏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类似于圆形的硬块,有的药店也把它磨成粉,半夏曲是面粉和半夏等药物混合后发酵形成的加工品,一般是方块的。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半夏什么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半夏什么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