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的火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医的火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没有人用显微镜观察过火,火的本质是什么?火由什么组成?
显微镜看不了火。
显微镜不就是加强版的放大镜么,很多东西看不了的,比如气体、光、风、声音、灵魂等等。一般的显微镜估计也就看下细胞、纤维啥的,据说电子显微镜能看到大一点的分子,小分子、离子、原子、中子、电子等都看不了。现在也没有啥仪器可以看到这些,别看现在科学家宏观上都研究宇宙规律,微观上研究量子力学,其实很多都是他们的猜测。反正他们智商高,就算很多瞎扯我们普通人也看不懂。
再来说“火”这种东西,我这么理解的;钻木取火,就是靠摩擦力发热升高温度,高温使得组成木头的原子能量升高,原子中围绕原子核的电子因为温度高,跑的就快起来了,跑的越快离心力越大,最后原子核不能靠吸力拉住电子,电子就脱离原子核的束缚瞎跑了。最后形成一堆原子核和脱离他们控制的一大团电子的混合态。这个混合态脱离木头本体释放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火。所以说要看到火这种东西,我们至少需要能看到原子核和电子的仪器,显微镜显然是不行的。
以上纯属本人瞎猜,对内容概不负责[做鬼脸]
火是等离子体在化学反应能量交换的过程中,氧化释放的能量。。它本身其实就是能量集合体,飘动的方向和生成物飘动的方向一致(二氧化碳)。火根在还原物的点燃处。与氧气接触越多的地方反应越快,温度越高,所以外焰比内焰温度高。
真拿显微镜看的话,你能看到的是一团密密麻麻的还原剂在脱离部分电子后到处撞来撞去,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后就会立马合并~拆散~停止乱撞~生成废气~随风飘走离开火焰。
而且在火焰边缘之外也能看到很多等离子体在到处乱撞,但密度远远不如火焰内部,它们也会氧化放热,形成特别微观的火苗,根本看不到 。
等离子体溢出、氧气进入、化学反应、放出废气、释放化学能,这五步同时进行才能生成稳定的火焰。若是逐步反应,你只能感受到有点发热,没有光,发热地点也不集中。
为什么中医里总提上火,这有科学依据吗?
一切现象的背后都有其科学内涵。
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的每一个进程,这里面蕴藏了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上火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什么是上火?
当我们碰到牙龈肿痛、口燥咽干以及口腔溃疡时,我们通常说自己上火了。在中医中还有一个称谓,叫做“热气”。在中医中对于上火也有明确的定义,何谓“上火”呢?最早对上火的记载是来自《尚书·洪范》,书中记载:“火曰,炎上’。《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因此,在中医中所说的上火指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身体炎症。
那么什么是炎症?
炎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炎症从科学的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免疫反应。就是我们人体在遇到一些病原菌或者外界的原因引起的防御反应。比如说病毒性感冒,当感冒病毒入侵的时候,人体的免疫反应会快速的识别这些外来的病毒,并激活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来抵抗病毒的进一步侵入,这时候就会伴随着发烧,喉咙肿痛等一系列的感冒症状。这其实是人体正在帮助抵抗病原菌的一种免疫反应。
上火是否有科学依据?
关于上火的问题,在科学上早有大量的研究。来之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表明,中医所说的上火和西医所说发炎有着相似的症状,均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现象。中医称为中的上火中的实热为免疫功能亢进为主,而虚热主要为免疫功能降低为主。实热和虚热均伴有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比如牙龈发炎一般为牙齿中的病斑积聚后,特别是一些革兰阴性厌氧菌的内毒素刺激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分泌肿瘤坏死因子。这些内毒素对牙龈组织产生侵害时,会引起上火或者炎症反应。同时,上火和一些炎症生物标志物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比如,上火后会引起炎症因子,其中包括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等的释放与合成。目前的研究观点认为,上火是以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和能量相关因子为主要的指标。
中医上火的依据,恐怕在大分子层面,甚至量子层面,所以现代医学离它还有差距,所以解释不了。因为这个层面现在刚刚在研究,能够知道的,和能够明白的,都很有限。
上火一定程度类似于炎症,或者后期可能表现为炎症。但上火比炎症的症状出现的更早。问题是,西医为什么发现不了早期症状呢?!它发现不了,就不要怪中医说它不理解的名词,实在是因为西医没有对应的概念和名词,不是吗!中医的机理西医解释不了,仅此而已。
其实,学点中医不难,难的是一些人没脑子,很简单的东西硬是想不过来。比如寒气,天气预报都说寒流要来了,不就是寒气会很重吗!寒气在外面是天气,在人体内就是中医的寒气。多简单。可一些人就是转不过弯,你说他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上火也是一样。火和热关联的,所以冬天取暖古人就是烧火,煮饭炒菜过去都是烧火。火往上走,上面更热。中医的火也是这个特性。火烧你手一下,就觉得火辣辣的痛,注意这第一个字,火,后面的两个字辣,重合在一起,说明火和辣的特性有类似之处。吃辣椒上火,是因为身体会有和火烧了一样的感觉。这不就是“上火”,火辣的感觉吗!
这多简单,需要胡思乱想挖空心思去理解吗?都是生活常识,日常体验!
除非,你日常根本不去体验,所以完全没有经验。问题是,你的感觉器官呢?你不用吗?还是用了根本就不想?装作若无其事。不过,这个是你的问题,不是别人的!
所以,这些人最容易反中医,因为他缺脑子,可以对身边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不是他缺脑子吗!
这些常识,你让科学如何解释?
第一步,先得探测到人的感觉,中医的感觉是多种,每种都得做出来
第二步,区分不同的感觉,感觉的微细差别要能够检测
关于概念的问题,怎么说呢,本质并不是东西方的冲突,而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冲突。写这个回答,丝毫没有黑中医的意思,如果想骂架的可以洗洗睡了。
不管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释和认知世界的方法,我们把这种事情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家都在用自己的这套方法来描述世界,就好像说,中国有九章算术,西方有微积分。
好了,问题来了。在不同的话语体系里面,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解释,以及处理方法都是不同的。比如说,传统医学更强调的经验和技术的传承,所谓的医药世家,就是构建在经验的基础上的,治疗一些病症会有一些祖传的标准和技术,但是为什么这个病用这个技术呢?从原理上其实很难解释清楚,或者说根本就不想解释清楚,在传统社会中,这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不也不会有什么传男不传女之类的规定了。
现代医学的体系是建立在对病症解构和剖析的基础上的。更强调的是对最终原理的探寻,强调的是人体的运行是可知的,任何病症其实都能归结到生理代谢或者结构的不正常,让它们重新回到正常状态就好了。所以大家做的都是一样的事情,但是在解释的时候就分叉了。
这种世界观上的差异,导致了目前的所谓认识上的冲突。所谓的上火就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比如说便秘算上火,长痘算上火,牙龈肿痛算上火,口腔溃疡算上火,如果大家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任何不引起腹泻的,又不能完美解释的病症都算上火了。当然,传统医学的应对,有些也是合理的,比如说牙龈肿痛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消炎的药物,最终解决了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就是技术流啊,仍然不知道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中医和西医,虽然都是医术,但是却完全是两个体系,简单来说,中医是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而西医是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两者的视角不同。
可能很多人觉得中医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是西医就很精确了,这是错误的想法,虽然中国人喜欢按照经验办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医的治疗理念完全是错误的,我们之所以说不出中医的科学道理,那是因为我们现在对于人体的了解实在是非常有限,所以如果用西医的方法去评价中医的话,那是不正确的,至少目前看来,这是不对的。
现在的西医对于人体的认知还是比较片面的,只有少数一部分领域已经研究透彻,但是大部分的领域,鉴于人体的复杂程度,可能研究透了的还不及万分之一。中医有中医独特的魅力,虽然它的确讲不出什么科学道理,但是中医有的时候真的很有效,比如说青蒿素的发现正是因为屠呦呦翻阅了一本医药户籍之后才获得灵感的,进而明白了青蒿中的青蒿素具有杀死疟原虫的能力,于是提取出来青蒿素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上火这个概念在西医里面是没有的,西医的着重点在于找到病原,找到之后再用药物杀死这些引起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而中医的根本在于人,一般在中医看来,如果一个人生病了的话,那就是因为身体失去了平衡,比如说某部分的功能有所下降,导致正气不足。在中医里面,所谓的上火,其实就可以理解成一种身体的失衡,也就是“阳”气过足阴阳失衡所导致的。
在西医里面,所谓的上火应该指的就是激素分泌失调。而在中医看来,上火指的是人体机能活动亢进,导致阳盛阴衰,一般上火的原因可能是吃了辛辣的食物、受到了较大的精神刺激、虚火过多所导致。在目前看来,想要说出中医的科学依据那还是很难的,毕竟它不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实际经验之上,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中医是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或许在现在我们不知道中医的科学依据,但是总有一天中医的科学性会得到证明的。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医的火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的火是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