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石头是中药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什么石头是中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入药的石头有几种?有何功效?
中药琥珀
不少医学古籍中记载了琥珀蜜蜡的药用价值,《本草经疏》中写道:琥珀,专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药皇孙思邈常将蜜蜡磨成粉来治疗病人。
琥珀具有镇定、利尿、活血的功效,可以治疗癫痫、失眠等症,是一款不错的中药,但不可擅自服用,需按医生的医嘱服用。对于阴虚内热、过敏体质者一定要慎服。
石头的种类很多,化学成份极复杂,但从几千年来的中医中药总结出入药的还挺多,如:
菊花石,药名阳起石,具温内补肾壮阳功效
雄黄,驱邪气,驱毒虫
砒霜,药名信石,虽剧毒但能治坏血病,就是西医称白血病
钟乳石,镇惊良药
石膏,清内热润肠
滑石,治食积及大便不畅
动物化石,止血收敛之功效
牛黄(牛胆结石),消炎去热毒
……
“穿破石”明明是一种植物,为什么名字却和石头有关?
穿破石虽是植物类的药材,但它却和“石头”有很大的渊源,这里面有你不知道的门道。全面揭开穿破石的神秘面纱,你会发现农村中药材大多都有属于它们的独特文化,穿破石也不例外。
我们广西就有穿破石,在农村的坡上,溪边或是林间都有可能找到它,它的分布得很广,除开广西,还包括了浙江,安徽,广东及福建等等。
穿破石是桑科植物小柘树或柘树的根,入药的穿破石要经过层层处理,包括削根枝,洗净和晒干等等,古人称其为“九层皮”,可见处理的过程需要费多大力气,“九层”的说法是这么来的。
老邪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的穿破石不少,对它的印象就是坚硬和扎手,因为小柘树的根虽是圆柱形,但处理成入药的材质后,形态没有规律,长短粗细都不一致,人很容易被扎到手。
穿破石没被彻底加工之前,其外观颜色很有特色。
这里指的是它的外皮,有黄色和橙红两种颜色,这就增加了它的辨识度,上面有纵皱纹及少数须根痕,栓皮薄得像纸,轻轻触碰就会脱落。
穿破石一般不需要特有的炮制方法来入药,只要弄成切片方便煎煮即可,从外观上看起来和石头还真没有什么联系,就只是散乱的根部罢了!
中药文化的关联性很强,比如说功用,起名等等,都有一些典故或别的因素作为依据,穿破石的“石”就是石头的意思,老邪来说说个人见解。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什么石头是中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什么石头是中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