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补天大造丸功效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补天大造丸功效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阴阳同补的补肾药有哪些好的推荐?服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说阴阳同补的药物,首推应该是枸杞、桑葚、西洋参!
中医认为万事万物都需阴阳平衡,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本草纲目》也遵循“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阴阳学学,只有人体保持阴阳平衡,才不至于生病。
肾为身之阳,人体的阳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精微和吸入的自然之气组成的,而先天之精气主要来源于先天之本——肾,养好了肾,才能保障人体气血畅通。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先天之本的肾也有肾阴和肾阳之分。肾阴和肾阳是两个在症状表现上完全相反的,比如:肾阴虚是“阴虚生内热”,容易出现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小便黄、大便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盗汗等;而肾阳虚是“阳虚生外寒”,比如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谨慎不振、容易疲劳、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
其实,大家所说的阳虚、阴虚,主要是指先天之本肾。
(一)枸杞
枸杞,入药,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功能为补肺益肾、补肝明目,主要用于肝肾阴亏。枸杞性平,对于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食用,即可补充肾精、又可滋阴。(黑枸杞,红枸杞都可以)
(二)桑葚
桑葚干,入药,可以起到滋阴补血,清虚火,还可以益肾脏而固精,因此即可补阳,又可补阴。
专业的用药问题,咨询专业的药师。
临床用药之中的虚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古人认为肾的阴阳两虚,导致筋骨失养,进而四肢无力,甚至不能行走;舌头强直进而不能言语;阴虚并且内热,口渴,面红耳赤;肾阳亏虚,四肢冰冷;脉象是脉沉细数,上述就是阴阳两虚。
那如何用药?在中医经典《圣济总录》之中记载:地黄饮子,使用中药: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北五味子、肉桂、茯苓、麦冬、菖蒲、远志。古人用滋补肾阴的熟地黄、山茱萸与温壮肾阳肉苁蓉、巴戟天这四味草药为君药起主要作用。同时配伍了大辛大热的附子、官桂,以达到引火归原的目的;滋养肺肾的石斛、麦冬、北五味子这些草药为臣药,以辅助君药。使用交通心肾的石菖蒲、远志、茯苓三味草药为佐药。使用干姜、大枣两味草药和中调药。但是每个人阴虚、阳虚的程度不同,因此上述药物熟地黄、山茱萸与肉苁蓉、巴戟天的比重会不同。并且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的患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因此用药前一定要在公立医院的中医医生,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后再用药。千万不要自行用药。
阴阳同补的补肾药,我推荐以下几种中药:
1、鹿茸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入肝.肾经。
【功效】补督脉,助肾阳,生精髓,强筋骨。
鹿茸甘咸性温,能峻补肾阳、益精养血,凡肾阳衰微、精血两亏,症情偏于虚寒的,用之较为相宜。但本品究属性温助阳的药物,对于阴虚阳亢及内热者均应忌用。
2、肉苁蓉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入肾、大肠经。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肉从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功能补肾助阳,滋液润燥,是一味补阳益阴的药物。
3、菟丝子
【性味与归经】辛、甘,平。入肝、肾经。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有“先天之本”之称。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生髓、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
当出现肾虚时,通常会伴随着尿频、尿急、性欲低下、记忆力减退、焦虑易怒、食欲不振等,世人唯之百病生于心,而不知百病生于肾。
中医认为肾虚分为4种,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
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则有阳虚的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晃白、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
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除有肾虚的表现外还有阴虚的临床表现: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肾气虚: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晃白、小便频多、遗精早泄、舌苔淡白、脉细弱。
肾阴阳两虚:则有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迟。
补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服用中成药了,西药治标,中药治本。
阴阳两虚吃什么药比较好?
阴阳两虚一般吃点中药比较好。中药有桂附地黄丸,补天大造丸等。这个可以补阴和补阳一起治疗的效果比较好。阴阳两虚也要看什么原因引起的,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劳累引起的,要注意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因为饮食引起的要调理饮食。还有注意放松心情,避免心情紧张。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补天大造丸功效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补天大造丸功效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