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白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药,即白芍。中医认为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常用于缓解月经不调、崩漏、胁痛、腹痛或者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病症。
白芍味苦、酸,微寒,具有能泄、能燥、能收、能涩的特点,归肝、脾经。中医认为肝具有藏血、脾具有统血的功能。白芍药性苦酸,能收敛固涩,因此,常用于缓解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血虚、自汗、盗汗等症状。
肝主筋,怒则伤肝,白芍可用于缓解血虚或者大怒导致的肝气郁滞,如情志抑郁、喜叹息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疼痛、四肢麻木震颤、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需经专业医生辨证论治后应用,勿自行用药。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针灸科 副主任医师 陈陆泉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勺可以养血调经,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症状,还有敛阴收汗,缓中止痛,养血柔肝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胸腹部疼痛,腹泻,痢疾,自汗,盗汗,不明原因的发热等症状,还可以保护肝脏,缓解痉挛,预防冠心病,改善脑血栓等作用。
白芍的作用是什么?
白芍的作用是什么
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引起的疼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白芍的作用有很多,可以用来治疗肝血不足,肝阳上亢(肝阳偏旺,引起头晕、目眩、头痛等症状),肝脾不和(肝脏和脾脏不能协调工作)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白芍是一种中药,它的功效是滋阴养肝,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主治肝血亏虚,肝脾不和,肝阳上亢等。
1.肝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如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等症状,可以配合熟地黄等药物共同应用。
2.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可以配合天麻,龙骨等药物共同应用。
3.肝脾不和引起的脘腹胀满,胁肋部及胃脘部疼痛,不愿意吃饭等症状,可以配合木香柴胡等药物共同应用。
白芍属寒凉之品,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妇人月经不调属虚寒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气虚自汗,阳虚汗出者忌用;白芍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白芍。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芍药能冶什么病?
芍药,分两种,一种是赤芍药:为清热凉血药。
药性: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温经止疼,活血祛瘀。
《少腹逐瘀汤》
川芎3g,炮姜3g,元胡3g,炒五灵脂6g,赤芍6g,小茴香1,5g,蒲黄9g,肉桂3g,当归9g,没药3g。
用法用量:上10味药,水煎服,日2次。
主治:女人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者不疼痛,或者疼痛而沒有积块,或者少腹胀滿,月经一个月见三,五次,月经颜色或者紫色,黑色,有瘀块,崩漏及少腹疼痛等。
白药:补血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二经。
功效.应用:养血柔肝,缓急疼痛,头疼眩晕,手足拘挛疼痛等。
白芍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产于浙江、安徽、四川丶贵州、甘肃等地。春秋季釆挖,生用或炒用。性味苦、酸,微寒。归肝经。功能: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临床多用于1、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丶或烦躁易怒等。2、还可用于肝郁脾虚,大便泄泻,痛必腹泻,以及痢疾。3、肝气不和所致腹痛,四肢拘挛疼痛,痛经、妊娠腹痛、胸胁疼痛、乳胀。4、血虚,阴虚血热、失血、盗汗以及表虚自汗等。常用量9一18克,入汤剂。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芍药主含芍药甙丶苯甲酸丶鞣质丶树脂、挥发油、β一谷甾醇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扩张作用,有短暂降压作用,对部分球菌和杆菌有抑制作用。中药将芍药列入补血药类收载。 芍药阴柔寒凉,凡阳衰阴寒内盛,中满者皆当忌用。芍药生用敛汗平肝;清炒柔肝和脾止痛;酒炒可减寒性,带用于养血行血。芍药反藜芦,属配伍禁忌(十八反之一)。明白了吧?有关中医药问题可继续提问,欢迎点赞和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白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