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附子是什么中药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附子是什么中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药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中药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附子主要有回阳救逆(通过温补阳气来救治晕厥、不省人事等),补火助阳(补充体内阳气),散寒止痛(通过祛除体内寒邪来缓解疼痛)的作用,副作用主要是对呼吸系统,心脏有毒性。孕妇慎用附子;热性病慎用。
附子性大热,有很强的回阳作用,对于畏寒甚,四肢厥冷(四肢冰冷,甚至冷至手肘和膝盖以上),脉搏微弱的人,经常用到参附汤来救治。
临床还经常用来补益阳气,尤其是对于肾阳虚衰(肾脏的阳气亏虚)有很好的补益效果;对于寒邪偏胜,局部冷痛的人,附子还具有很好的祛寒止痛效果。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附子有强心、治疗心律不齐的作用,现在经常用附子提取物来治疗心力衰竭。附子的毒性主要是含有的乌头碱能够抑制呼吸,可以使心律失常。附子中毒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不能自控的流口水等乌头碱症状。
孕妇慎用附子;热性病慎用。
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正确应用。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中医中的制附子是怎么熬制的?
附子:分为黑附子,白咐子。广在炮制附子时,又分为禹附子,关附子。在炮制禹附子时要大小分开,每十公斤附子以生姜.白矾1.25公斤加入清水高出药面丨O厘米,每天换水2一3次。起白沫时,改用2%的白矾浸泡一天,改用清水同样每天换水2一3次,当切开无白心时:洗净入锅,加入捣烂的生姜白矾清水没过三厘米,用文火煮至无白心,口尝无麻感或微麻感捞出,除去姜渣杂质凉干,禹附的炮制完成。
附子再入煎剂时需要先煎,先煎的意思是先煮附子,再把其他药加入一起煮,一般需要先煎煮2个小时,不用换水。就用熬附子的药液煮其他的药。先煮附子的目的是让附子中的有毒成分双酯类乌头碱在热水中分解成单酯类乌头碱,分解后的产物毒性大大降低,治疗作用保留。最好煎煮2小时候尝一尝没有麻辣感,证明附子的毒性已经去掉。
先煎,一定要先煎,先煎时间看具体治疗什么。另外还要注意用量,曾经遇到过一位中年女士服药后出现麻舌感。曾经有个老师特别通俗的讲,每多煎一个小时毒性就会降低一部分。
附子在中医中药中是一味十分有用的药,回阳救逆,效果十分显著。中医大师李可用的很多,甚至用于急救危重病人效果也很好。
附子含有毒性比较强的乌头碱双酯。在加热的情况下乌头碱双酯容易分解或水解变成毒性很低的单酯或乌头碱。所以附子应用时必须预先煎煮一至两个小时,如果时间不好断定,可以取少量煎汁品尝一下,没有麻感后即可使用。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附子是什么中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附子是什么中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