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服用白术要注意什么?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1、利尿作用,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对各种动物如大鼠、兔、狗都有作用。2、降血糖作用,3、强壮作用,白术有升白作用,白术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IgG明显增高。说明白术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4、抗凝血作用,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6、抗肿瘤作用。白术的禁忌:1、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慎服。2、内有实邪壅滞者禁服。
中药白术有哪些功效?
白术这个药,在临床应用上有生白术和炒白术,一般用炒过的白术能加强健脾燥湿的功效;在健脾胃这方面,临床应用白术非常普遍的,而且功效强大,非常实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或脾胃为湿所困,最容易导致营养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胃肠发生疾病,并且导致身体的脏腑功能得不到脾胃的后天营养精微的充养,进而发生一连串后续的症状,所以健脾胃补中气是调理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
白术这个药兼有健脾补中气、燥湿、利水、祛湿、止泻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比如参苓白术散用白术搭配茯苓、陈皮、砂仁、淮山药等药物,以健脾利水祛湿止泻;四君子汤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里面用到白术也是健脾补气的主要药物;其他还有很多配方,比如枳术丸、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丸等,都是以白术为主要的治疗药物。
因此在临床上白术在健脾祛湿利水止泻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白术这个药总体的性质偏温燥,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使用过度,这是需要注意的。
在民间的也经常用白术来做汤料,比如白术猪肚汤,就是以白术配猪肚炖汤,改善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所导致发生的诸多病症。
白术,别名于术、冬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我国南北地区均有野生分布。近些年来,均有人工大面积栽培。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根状茎肥厚,呈拳状或蛙腿状,外皮灰黄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叶互生,茎下部叶片多3深裂,顶端裂片最大,椭圆形至卵状报针形,边缘有刺状齿,叶脉显著突起。头状花序生于枝端;花多数,全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瘦果,长圆状椭圆形,稍扁,被有黄色绒毛;冠毛羽状。花期9~10,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野生于山区丘陵地带。
【采制】白术多于农历10月采收,加工分日晒、火烘两种,置干燥处保存,多晒,多熏,以防霉蛀,临用时以米泔水浸软,切片,有土炒、米炒或生用等法。
【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胃补脾,燥湿和中。
【主治】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湿痹等病症。
【用量】10~15克。
【禁忌】阴虚燥渴、气滞闷者忌服。
术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分为苍术和白术,而在古代两种术往往并用,没有明显的区分。
中国人用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在《神农本草经》中就系统总结了术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白术被称为“健脾益气第一药”,白术专入脾胃经,可以健脾除湿,可谓标本兼治。因为健脾可以促进人体津液代谢,白术可以直接作用于湿气,将湿气排出体外。
如果湿气在人体腹部,则可以引起腹部肥胖柔软;如果湿气进入肠道,则可以引起腹胀、腹泻;而湿气郁积与体内,既不能通过汗排出,而小便又不通畅,则引起黄疸;如果湿气流入关节,则可以引起关节疼痛;如果湿气在肌肉,则会引起身体沉重……
白术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止汗。因为汗为人体津液的一部分,如果津液代谢失常,则化为湿气,同样也可以变成汗液,导致人体汗出异常。白术可以调节,人体津液的蒸化,针对特定的汗出有一定疗效。治疗气虚多汗的名方——玉屏风散,其中就用到了白术。
因为白术可以健脾益气,增强人体脾胃的功能,加速津液运行,同时加速人体气血的生成,古人常作为养生保健药物,煎服饮用,深受养生家喜爱。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