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利伐沙班的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利伐沙班的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阿哌沙班在抗血小板方面比其他传统药物有什么优势?
首先要知道阿哌沙班(Apixaban)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药物不同,阿哌沙班确切的说是一种抗凝药物,而与抗凝血药物华法林、达比加群酯比更有其临床意义。阿哌沙班属于Ⅹa凝血因子抑制剂,该药由辉瑞与百时美施贵宝联合研究开发,并于2010首先批准在欧洲上市,后于2013年在中国批准上市,商品名为艾乐妥。在2017年进入了新的中国医保目录中。
目前国内外被批准的适应症主要有:
1、预防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2、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3、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4、预防或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5、预防或治疗肺栓塞
从目前来看阿哌沙班与利伐沙班相比,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虽然在国内利伐沙班(拜瑞妥)在临床推广上明显的好于阿哌沙班,但在国外一系列实验数据中得出阿哌沙班有更低的不良反应下,以及辉瑞制药强大的销售体系与新药临床推广能力,使其全球销售额快速的增重,在2018年开始挤进了TOP10,市场占有率早已赶超了利伐沙班,不由让人产生些许惊叹。
而在惊叹之余,我们自然是要找到阿哌沙班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其固有的优势。这里需要指出一个药物出自哪个制药公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阿哌沙班从研发能力强、新药临床推广成熟的辉瑞和百时美施贵宝出来,这便是阿哌沙班的一个固有优势。
另一个固有优势便是阿哌沙班本身在体内的活性,沙班类药物通过直接与Xa活性部分结合,阻断了凝血联级过程的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Xa因子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激酶,结构中含有S1~S4口袋、催化区、二硫键等,其中S1和S4口袋是药物结合的主要活性部位,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阿哌沙班与Xa结合的解离常数K为0.08nmol/L ,而利伐沙班K为0.4 nmol/L,这里要指出解离常数K越小结合就越牢固,所以阿哌沙班对Xa选择性高于利伐沙班。
在随后的实验数据中,阿哌沙班的安全性慢慢的开始突出,这便是阿哌沙班的后来优势。在卒中预防与出血方面与华法林相比拥有优势,而利伐沙班在这两方面与华法林相比仅显示非劣效。利伐沙班上市最早,达比加群在房颤推广早,而阿哌沙班上市晚,但是由于其出血风险低,安全性好,便展现了其随后的优势。
但是阿哌沙班的治疗费用可能是所以抗凝药最高的,在效益与风险的驱使下,患者的选择也就各不相同了。而对于那些不差钱的固然选阿派沙班这种安全性高,出血概率低的抗凝药。而对于低保用户,便可选择华法林,虽然要检测血药浓度,治疗过程反琐,却是治疗费用最低的。还有沙班类药物主要肾脏代谢,所以在严重肾功能障碍人群不适合使用,不管你的优势有多大,这时最好选华法林治疗。
新型抗凝药半衰期短,服用简单,不需要常规凝血化验监测,不需要常规调整剂量,而且与食物相互作用较小。与华法林相比,有效性不劣于或者优于,大出血不多于,而且可明显减少颅内出血风险。而作为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中的代表,阿哌沙班更是一种强效的、可逆的、高选择性的Xa因子抑制剂。虽然上市较晚,不过较此前的利伐沙班具有更加出色的安全性表现,只是价格贵了就是了。
阿哌沙班是一种口服的选择性活化Ⅹ因子抑制剂,能预防血栓,但出血的不良反应低于老药华法林,主要用于接受过臀部或膝部置换手术患者的血栓预防、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预防。
调取医学数据库“PubMed”,从目前数据库中可以查到部分抗凝药安全性对比研究的结果看,与其他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相比较,阿哌沙班在出血风险、心肌梗塞发生率等上相对较低,因此阿哌沙班至少在安全性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优势!
具体研究结果截图如下:
(中文采用谷歌浏览器直翻,有不通顺之处以原文为准请见谅)
输液防中风,究竟对不对?
“中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有部分患者为了减少“中风”的发作,坚持每日输液一至两次,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
造成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而延缓动脉硬化的主要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合理饮食,坚持有氧运动、积极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药物治疗主要是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血脂水平,减轻并稳定粥样斑块,同时要服用其他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以减少其他疾病造成血管硬化。
“中风”的发作中,缺血性疾病占多数,而预防缺血性疾病除了上述治疗外,最有效的是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这种治疗的有效性是有着统计学意义的,对于疾病的预防是确定有效的。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血管畸形以及高血压,主要的预防治疗是生活干预和控制血压水平。
对于输液预防“中风”,临床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案。主要是因为现在临床中输液使用的药物,作用时间一般都不是很长,在6~8小时左右,停药后作用就会消失。并且长期输液可能会造成高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输液对于疾病的急性针状改善有着一定的效果,但是不适合长期预防。
输液是内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不是解决内科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唯一手段。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长期规范口服药物才是解决慢性疾病的有效办法。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输液防中风,不仅不靠谱,而且还可以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虽然输液暂时加快了血液循环,降低了血粘度,但是这种作用不是永久的,更不是长期的。
输液防中风,对于部分人要求输活血化瘀药物,来活血化瘀,改善循环,预防脑中风,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治病时的原则,能口服尽量不输液,能不吃药的尽量不口服。对于没有任何中风症状的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药物预防,当然,前提是自己把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好哦。中风是中医的病名,对应西医主要是脑梗和脑出血,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如果既往发过小中风,那么需要口服阿司匹林来进行卒中的二级预防,同时根据血脂情况进行降脂治疗。
每每到了换季的时候,很多朋友都有这个认识,认为这个时候输输液,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那么真相是什么呢?这样真的有效果吗?张大夫今天和大家说一说这里面的事。
首先,明确张大夫的观点,通过每年输几次液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没有哪个指南或者规范这样提到过。
另外,输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只有知道了输液的成分我们才能够科学的判断对患者是有益还是有害。 那么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其实张大夫之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对于有适应症的朋友,要严格使用两大药物,也就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这能够有效的预防心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他汀的作用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或者防止斑块的增长和破裂,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发生心梗和脑梗的风险,二者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定在临床医生指导下用药。
除此之外,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更加重要,包括1.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2.控制体重;3.戒烟戒酒;4.适量增加运动量;5.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6.注意饮食结构的多样性,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只有持续做到上面张大夫提到的,才能真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显然一年输一两次液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输液防中风不对,因为输液药水通过静脉进入心脏里面去了,对心脏造成很大压力和伤害,对肾脏也有损坏,输液防中风只是暂时的,经常扩管,使血管失去弹性,加速了血管老化,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血管破裂。防中风最好的办法是加强运动,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另配合活血化淤中药治疗比较好。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利伐沙班的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利伐沙班的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