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茵陈的功效与副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茵陈的功效与副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不宜食用茵陈蒿?茵陈蒿的副作用有哪些?
人可以适量服用茵陈蒿,茵陈蒿性味苦,微寒,入脾、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茵陈蒿带有一定的毒性,如果过量服用,就容易出现中毒。另外,因为它味苦性寒,服用以后,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脾胃不和和腹部冷痛等。
白蒿晒干后泡水喝能治百病?
春季确实是养肝的好时节!
中国中草药博大精深,但是不是专业人士,可能皮毛也只是略知一二。
单单一位中药,要说能治百病,怕是资深老中医也不会这么说吧!
每味中药,都有其擅长的领域,中医开药也不可能只开一味中药吧?
况且中药也看体质之类的,有些人并不适合喝。
只要适合,做为保健每天泡水喝是可以的!
白蒿,是一种多年生轴根小半灌木,也是药食同源的野菜。白蒿的中药名为茵陈,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可入药。白蒿晒干后泡水喝功效不减,对人体健康有益。有传言说它能治百病,说是治百病未免太夸张,但是,毋庸置疑,它的食疗作用确实不少。
一般而言,白蒿的功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白蒿茶具有显著的保肝的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茵陈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的排出,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属中医“阳黄”范畴。
2、白蒿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
说起茵陈,禁不住怀旧。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春天,乡间许多人家会采来蒸麦饭,砸新蒜加香油一拌,别有一番滋味,城里人也吃,大都从市场上买,也有结伴骑单车郊游顺带采摘的。那时候的工矿企业单位还是挺注重职工健康的,暮春时会时不时的购买些茵陈,大锅熬汤,放在职工食堂供大家免费饮用,为阻止漫延的黄胆性肝炎起到预防的作用,到夏天三伏,每逢晴天,食堂必会煮上大锅的绿豆汤,向车间工作面发送,以预防中暑发病。
白蒿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白蒿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与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等症。
自蒿具有着对肝脏的影响。可以让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往往而可以达到保肝的作用。除此之外,它的利胆和退黄的功能也是十分有效的。
降血脂、扩张冠脉以及促纤溶的作用。有着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的硬化的作用。降血压的作用。它的降血压强度和全量大致相等,除此之外,持续时间很长,还具有着利尿的作用。
对于皮肤病原性丝状菌的作用仍然十分强大,而且还具有着镇痛的作用,并且还具有着抗炎的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
嫩茎叶可供食用。清明节之际,正是白蒿风华正茂之时,上坟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顺便采集白蒿治病或是解馋。白蒿的吃法有许多,一是吃包子、团子做馅,二是掺进玉米面蒸窝头,还可以清拌豆腐,也可以蒸熟了吃……都挺好吃。
白蒿窝头:将白蒿嫩茎叶去杂洗净,切碎,掺进玉米面,拌匀和好,蒸窝头。既调剂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
在野菜中,白蒿以其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正月白蒿二月蒿,三月割了当柴烧。”时令对野菜很重要。正月里的白蒿叫白蒿,尚在襁褓之中;二月里白蒿是野菜,可以食用;要是到了农历三月,白蒿成了茅草,就只能当柴禾烧了。
把白蒿作为饮料很为方便,将白蒿洗净晒干后,当作茶叶保存即可。每天少许,加大枣两枚,泡茶服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轻身益气、保肝利胆、抗衰防癌,实为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
白蒿的副作用
1、白蒿有时候被有乙肝或者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当做治疗用药,但其实白蒿是否能单独用于乙肝治疗还有待考证,因为目前比较普及的乙肝治疗药物中并没有白蒿,相反,有些乙肝患者由于相信了某些江湖郎中的一面之词,因此将白蒿当做了乙肝治疗中的偏方秘方来使用,这种大剂量的使用白蒿,副作用就很明显,不少患者都出现了病情加重,肝脏功能超负荷的现象,也就是肝功能检查结果超标。
2、大剂量应用可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
3、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昏、恶心、上腹饱胀、灼热感、腹泻、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严重时出现心律不齐,甚至死亡。
白蒿泡水喝的禁忌
1、需强调的是,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白蒿,都要抓住采收的最佳时机,莫到白蒿“当柴烧”时再用。特别是在做白蒿粥时,应以稀薄为宜,脾胃虚寒者不宜选用。
2、白蒿、红花不可同服。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茵陈的功效与副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茵陈的功效与副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