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白芍的作用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白芍的作用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芍有什么功效?
白芍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敛阴止汗的功效。
白芍味苦,性酸,微寒。入肝经,和脾经,能用于缓解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腹痛及手足拘挛等症。肝阳亢盛的头痛和眩晕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白芍还有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面色萎黄,面部色斑。白芍与桂枝同用,能协调营卫,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药同用,可敛阴潜阳,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症。与甘草搭配,可以治腹痛及手足拘挛。与黄连、木香等同用,可治痢疾腹痛。
白芍的功效及禁忌,大家都知道吗?
我来回答。关于白芍,李时珍说:“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换句话说:开白花者为白芍,开红花者为赤芍。至今仍有人有如此的认识,这是不对的。严格来讲:白芍花色实不止红白两种,其色实有由浅入深之别。殊不知同种植物,其花即有赤有白,花之赤白有时影响根皮的色泽,但不一定是分种的标准。
白芍有三大产区:安徽产者为“亳白芍”,四川产者为“川白芍”,浙江产者为“杭白芍” (因产东阳者又称“东芍”)。其中毫白芍产量最大,占全国白芍产量的70%;杭白芍质量最优,为历史上著名的“地道药材”。
著名的华佗与白芍姑娘的传说就不讲了。从《诗经》开始,芍药就被当作情人节的“节花”。“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些也不讲了,讲讲白芍的功效和禁忌。
白芍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能。主要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因其为“女科之花”,所以治女性疾病用之最多。中医在临床上用它们医治女子月事不调时,大多是在月事之前用赤芍,以清热凉血,祛瘀行滞,缓解疼痛;月事之后则多用白芍,以养血柔肝止痛。而在治疗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孕前产后等疾病时,则视温凉寒热而调和应用。
名中医岳美中回忆解放前在家乡滦县曾治一崔姓农民,男,40岁,呕吐鲜血,每吐量极大,动则以“升斗”计,诊断为胃出血。投以中药方旋覆代赭汤加白芍药一两半,肉桂三分,甫一剂,血即渐止。他的体会是,此法重用芍药敛肝止血之故。如遇妇女血崩辨证属脾不统血者,岳老经验,可在归脾汤中加用芍药一二两,往往可以收到止血效果。
可见,白芍是一味美丽而有效的中药,历代许多诗人写诗赞美它。唐代张九龄有诗月: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白芍具有敛阴止汗、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盗汗自汗、血虚萎黄、腹痛胁痛、头痛眩晕、四肢挛痛等。
据现代研究显示,白芍具有保护肝脏、促进造血、调节胃肠运动、抗肾损伤、抗缺血、抗抑郁、抗炎、镇静、调节免疫、镇痛等作用。有临床报道显示,白芍还可用于治疗牙痛、头痛、痉挛性腹痛、不安腿综合征、习惯性便秘等。白芍药归肝、脾二经,没有毒性,使用时没有太多禁忌,但因其药性微寒,虚寒证的患者不宜单独使用白芍,以免加重寒症,此外,白芍与藜芦同用会丧失药效及产生毒素,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将二者同用。相关人群如有使用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解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白芍的作用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白芍的作用是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