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还没放弃仍有296名玩家今日给出差评
《守望先锋2》在昨天正式上线Steam后,玩家们似乎开启了一场争夺Steam差评榜第一的狂欢。
很快,仅仅一天时间,《守望先锋2》就击败了《三国杀》成为了Steam上差评最多的游戏。
然而《三国杀》的玩家们似乎也并不甘愿这个“第一名”的宝座被《守望先锋2》抢走,在今天(8月12日),仍然有296名玩家为《三国杀》给出了差评。
目前《三国杀》总共有29371篇评测,好评率为11%,而《守望先锋2》共有64467篇评测,好评率仅为10%,也就是说,《守望先锋2》的差评数量比《三国杀》全部评测数还要多。
而至于《三国杀》能否夺回“差评第一”的位置,还需要时间来揭晓。
三国杀为什么差评如潮
三国杀为什么差评如潮,如下所示:
首先就是说到的武将强度,氪金获得的和普通武将差距太大,有时候抓到一个好将加两张关键牌整个游戏就结束了,作为棋牌游戏,技术是一定在胜负因数里的,不过现如今的情况已经变成,你要没有氪金用技术取胜的资格都没有,别人回合是人是鬼都在秀。
你的回合摸牌一刀弃牌过,已经是变相逼氪了,要是不是以《十周年版》为典型时不时的送你点“碎片”,搞点免费的活动送你点能用的,相信这个游戏早已凉透了。
接着就是无畏的时间过长,典型的就是国战模式下陆逊孙尚香组合,别的组合操作操作就胜负已分,而到了这个组合时游戏时间就会被一直拖长,因此号称“陆半年”,棋牌游戏重要的就是可以利用有限时间进行刺激的博弈。
而三国杀许多武将就是人为的在制造垃圾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斗地主这个模式的原因,就是限制了最高时长来保证游戏有效时间,不过也有恶意刷评和故意烧绳子这样的恶心操作,顺便一提,官方那个举报按钮很拉跨。
三国杀的四大身份:
(1)主公
获胜规则:消灭全部反贼和内奸。
(2)忠臣
获胜规则:保护主公,然后消灭全部反贼和内奸。
(3)内奸
获胜规则:消灭反贼和忠臣,然后去和主公进行单挑,消灭主公。
(4)反贼
获胜规则:消灭主公。
《三国杀》登陆Steam,喜提“差评如潮”!网友:狗都不玩
Steam上有着数万款 游戏 ,得到好评如潮评价的 游戏 不算很多,能被打上“差评如潮”的更是稀罕。
想要拿到这项殊荣并不容易,首先要拥有足够多的评测数量(传说是800条以上),并且需要好评率低于20%,才能成为烂 游戏 中的卧龙凤雏。
因此能拿到“差评如潮”这份头衔的 游戏 ,无一不是烂得非常有水准,烂得极其讨人厌。
而最近有一款在国内相当有名气的国产 游戏 ,登陆Steam以后仅用两天就达成了这项特殊成就,它就是《三国杀》。
纵观其中的差评,清一色都是 游戏 时长只有0.2小时的玩家,几乎都是听说《三国杀》上架Steam就赶来给差评。
就连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好评,也都在劝你给差评。
真就蒸蒸日上了。
目前得到了将近2000份评测,好评率仅有12%,喜提差评如潮。
曾几何时,《三国杀》凭借其特色玩法收割了大批玩家粉丝,当它从线下桌游转移到线上成为手机 游戏 ,粉丝们也随之跟上,贡献出钱包。
《三国杀》的成功跟它的玩法息息相关,初期玩法简单易于上手,让当其 时尚 且小众的桌面 游戏 迎来了一波爆发期。
那为什么这样的一款国产 游戏 ,变成了如今人人喊打,玩家叫嚣“狗都不玩”?
原因说来也简单,无非就是两个字:捞钱。
用玩家的话说,《三国杀》手游到处都充斥着氪金机制,原本一个讲究公平竞技的 游戏 ,变成了有钱就是爹的玩法。
即便 游戏 登陆Steam,也依然没变,还是那股熟悉的氪金味道。
果然,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一眼望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又是哪个页游开新服了。
能做到让如此之多的粉丝由白变黑的,上一个还是动视暴雪,现在再加上一个杭州游卡,不过大家更喜欢喊它“狗卡”。
骗氪逼氪的运营手段让玩家不齿,不过不就是捞钱嘛,先不说寒不寒碜,我们中国玩家有什么没见过?算不得新鲜事。
可这款 游戏 的其中一个“分身”《三国杀OL》,在前不久还出过一个不怎么光彩的事情,被大家称之为“天牢令事件”,让玩家们彻底破防。
简单来说,就是 游戏 里面有一款名叫“天牢令”的道具出现了恶性BUG,玩家可以通过购买天牢令然后回退来获取氪金货币。
一夜之间,氪金玩家成了无数白嫖玩家眼中的冤大头。
小猫儿作为一个资深玩家,就算没当过 游戏 运营也清楚这件事情能有不少解决办法,可《三国杀OL》策划没有选择第一时间修复BUG,而是随便捉了几个倒霉蛋回档敷衍了事。
而最让我开眼的是,一位名叫“长衫”的策划自己还跑出来跟玩家对线,叫骂着都怪玩家增加了他的加班时间。
当有玩家询问他会如何处置刷BUG的玩家时,长衫更是反问玩家要证据,甚至扬言要让玩家们“付出代价”。
果不其然,这种骚破天的操作彻底引爆众多玩家的怒火。在玩家的疯狂抵制下,官方终于放出了“长衫”的停职公告。
可就算如此,《三国杀》的招牌早已被数不清的问题砸烂,仅存的玩家也只依靠着所剩不多的情怀苦苦支撑着。
面对曾经热爱的 游戏 ,变成了这副稀烂的模样,心疼的想必不止有玩家,不知《三国杀》的创始人黄恺和李由现在是作何感想?
不多说了,用来用去,还是这图好用。
三国杀怎么玩
1、首先在三国杀游戏中,玩家将会扮演主公、忠臣、反贼、内奸这四种身份中的一种,身份决定了玩家获胜的条件,就比如主公就需要和忠臣一起消灭掉所有的反贼和内奸,反贼就需要将主公给击杀,内奸则需要解决场上除主公之外的其他所有身份,最后单挑主公。
2、游戏开始前会随机发放身份卡牌给每个玩家,主公会亮出自己的身份牌,其他身份的玩家均为保密,角色牌的左侧勾玉代表自己的体力上限,游戏从主公开始,按照顺时针的顺序回合轮流进行,每个回合除了自己手中现有的卡牌还会随机获取卡牌,角色死亡的玩家会亮出自己的身份卡牌,并且卡牌以及装备会回到弃牌堆。
总结:
三国杀的玩法基本上很简单,主要得还是需要玩家之间的配合,就比如玩家抽到了主公卡牌后就需要配合忠臣一起灭掉全部的反贼内奸就可以赢得胜利,另外不同的角色卡牌也有不同的技能,还有角色每回合手里能留的卡牌是通过自己的血量来决定的。
《三国杀》被玩家骂到从steam下架,它改编的动画,会不会也被骂?
国内著名的游戏《三国杀》在steam下架了,它是被玩家骂下架的。登陆steam不到一年的《三国杀》,一度在steam几万款游戏里成为差评最厉害的一款。《三国杀》的公司游卡和玩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小编在这里就不谈了。现在的问题是《三国杀》将要推出动画,动画有可能像游戏一样被粉丝追着打差评吗?下面来详细分析下,如下:
《三国杀》玩家,只对策划打低分
大部分的《三国杀》玩家,都不讨厌《三国杀》这个游戏本身,反而还玩得很乐呵,但他们对《三国杀》的游戏策划很是反感。而《三国杀》动画不在粉丝的讨伐范围内,因为游戏策划无法干预动画的制作。除非游卡在《三国杀》动画里也乱搞平衡,不然《三国杀》动画不会被粉丝喷。《三国杀》之所以从steam下架,和策划的武将极度不平衡有关,《三国杀》里早期刘关张曹操等著名的历史人物,因为出场太早了,技能机制设计太老套,所以强度一般。而三国历史里比较冷门的武将,由于登场比较晚所以一个个技能像开了挂一样。《三国杀》动画按照预告片来看,还是刘关张时期的武将强度,那时候开挂武将还没有推出,所以不怕沾上策划被打低分。
《三国杀》动画是电竞题材,有可能被吐槽
《三国杀》动画不会被打低分,不代表它不会被吐槽。根据预告片里的片段,《三国杀》动画是一部电竞题材的动画,既然它主打电竞那就离不开游戏本身、游戏策划和游戏玩家。如果《三国杀》动画里的情节太离谱脱离了游戏,它被玩家吐槽的可能性很大。例如《三国杀》动画角色的打牌水平,还没有一般水友厉害,那就会被嘲讽“我上我也行,当什么电竞选手”。例如《三国杀》动画把游戏策划和平衡性吹得太过,玩家也会骂它臭不要脸。既然选择了电竞题材,那《三国杀》动画的情节和打牌水平就不能过于降智,不能让玩家一眼就看出动画是在瞎编,这反倒挺考验《三国杀》动画制作组,他们必须对游戏有足够的理解,而且《三国杀》电竞比赛这块发展情况不佳,而动画里的《三国杀》比赛必须火遍中国,如何圆回来也是一门艺术。
《三国杀》动画吸的新粉,可能会变为黑粉
《三国杀》策划和玩家之间的矛盾旷日持久,现在护策划的《三国杀》玩家少之又少。在某站搜索“三国杀”三字,出现的视频有骂策划的,有骂强度崩坏的,就是没有护《三国杀》的。而《三国杀》动画开播之后,势必会吸引一批以前没有玩过《三国杀》的新粉丝,这些粉丝如果入坑,那就相当有意思了。按照《三国杀》圈子逮着策划骂的风气,动画引入的粉丝玩了不久,可能也会变成《三国杀》的黑粉。如果到时候《三国杀》动画真的帮游戏引进了一批黑粉,或者说动画的新粉丝一碰到游戏策划立刻黑化,那《三国杀》动画的风评也会受到影响。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可能需要《三国杀》调解一下和玩家之间的矛盾。
总结:
《三国杀》动画还没有开播,游戏玩家自然不会aoe到它。动画开播之后情节太离谱肯定会被吐槽,如果它开播之后过于优秀,帮游戏引了一批大流,也有可能间接催生了一批黑粉,《三国杀》动画开播之后,故事一定很精彩,大家不妨期待一下。
有人说《三国杀》中的武将越不知名,技能越厉害,是什么原因?
(三国杀孔明)
在人气卡牌 游戏 《三国杀》中, 历史 上不知名的冷门武将往往比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更厉害。这种现象看似很不寻常,可 探索 机却觉得其实一点没毛病。我们只要分析分析《三国杀》的发展过程,大致就能明白了。
当 游戏 《三国杀》处于早期的推广期时, 游戏 策划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把这个 游戏 推出去。而三国 历史 上妇孺皆知的名将本身就有不错的群众基础,策划当然要先设计这些“名人”来吸引眼球,起到推广 游戏 的效果。
(三国杀小乔)
然而《三国杀》是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否则玩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容易玩腻。等知名的三国人物设计完了,接下来只有创作那些冷门人物了。
对于群众基础不厚的冷门 游戏 人物来说,要让玩家接受他们是要一些卖点的,所以 游戏 策划只有把他们出的更强,玩家才会愿意在 游戏 中使用。
另一方面 游戏 本身也是要赚钱的,《三国杀》也不例外。为了吸引玩家掏钱购买新武将, 游戏 只有不断增强武将强度。对于氪金玩家来说,如果自己掏钱买的武将还和标准包差不多,心里也会觉得不平衡。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后面出的武将只能越来越厉害。
(三国杀关羽)
不过新武将越来越强势的话,之前的老武将存在感会越来越低,长此以往 游戏 怕是会因为武将严重失衡而凉掉。事实上,《三国杀》确实因为这个原因流失不少玩家。可精明的凉企也做了补救措施,出了不少界武将和sp武将对老牌武将进行加强,起到了一定效果。
三国杀刚火的时候,主流武将普遍能被大众认识,而技能也得简单(强度自然低),这样低门槛会源源不断的引入新玩家。渐渐的名气度稍微高的武将被开发出来,同时带入了新的体系,比如拼点、属性杀、觉醒技、转化技等等,难度渐渐增加,强度也就越来越高。
而现在作为一款处在运营中后期的三国杀,武将越来越多,新用户少之又少,游凉企只能致力于深挖付费,皮肤系统、三国秀系统,以及祈福系统,无不是为了圈忠实玩家们的钱,而武将则普遍被大众玩家所能接受,因此对游凉企来说, 技能厉害的武将玩家接受度越高,卖得也就越好 ,离考核达标也就更进一步了。
武将又分银两武将、元宝武将、土豪武将。
银两武将满足绝大多数小R玩家们的需要,只要在 游戏 里肯花时间,很多银两武将都能拿到手。
元宝武将则是要充值元宝直接购买。当然凉企也每周出各种大小活动等,放出少量元宝和武将抵价券、或林、山、将1234等武将宝箱,目的是提升购买转化率。
最后是非卖武将,也就是土豪武将,名气和强度良莠不齐,但价格贵的离谱。以目前三国杀十周年的冲榜活动为例,王朗作为目前全扩势力能进前三名的武将,其永久权的价格至少在1万+,一个弱的掉渣的杨修、陈琳则是上百元,只有特殊活动限时出售。程昱、兀突骨、孙皓、关索则是千元价位。王允、诸葛果则是起到深挖土豪在皮肤上付费的作用。
随着武将不断的翻新、突破,老武将的技能也稍微有所增强。典型强将界黄盖、界陆逊、界关羽、界马超、魏延、黄忠、曹仁等,已经完全可以跟后出的元宝武将抗衡。
后期武将由于配合增多,所以会让武将提升N个档次,如戏志才、步骘、鲁芝等。
总之,随着 游戏 年纪的增大,玩家水平的提升, 更多武将技能元素的加入,越来越多的配合被挖掘,让后期开发的武将强度明显被提升。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大逝所去。
三国杀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平衡性,越出越显得以前的武将多么垃圾,所有后来有了界限突破,界限突破其实有强度的也就那么几张,当然知名武将也出得差不多了,会觉得后来的武将不知名又厉害很不科学
首先,越有名的越是早早出现,而又要不断有强将出现,没名的就赶上了,就导致了这一后果
道理很简单,越出名的武将越早出,曹操刘备孙策,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以及各位三国美女。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杀要赚钱就必须每年出一些武将,如果技能强度与出名度成正比的话,后面出的武将就会越垃圾,那么还会有人出钱买垃圾武将吗?像马忠李通这些就是例子,又不出名技能又垃圾,1600元宝都没有买。
其实三国杀自己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所以才会有界限突破,以及把小乔,黄忠,魏延,曹仁,夏侯渊这些武将进行技能修改
因为有名的都先出的,例如关羽,技能不行。后面出的都是越来越不出名的,技能却越来越强了。
刚开始的英雄很强势,控场专用。
它的技能设计理念不在于他的知名度,而是在于他的作为,对当时的 社会 影响。有所夸张, 游戏 才有它的好玩之处。可以让 游戏 玩家从角色去了解整个设计的理念。
你说的是卡牌 游戏 ?还是手游?不管什么,我觉得 游戏 最主要的是一个平衡性!
为了 游戏 更有可玩性 越后面出的人物 越厉害 让玩家有更好的 游戏 体验 也就跟英雄联盟各个版本道理差不多 新出的英雄都强 老版本老英雄强 新版本新英雄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