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药术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人说“道、法、术、器”4字,这4个字在教育理论中怎样理解?
所谓道,就是思想道德,立德树人在教育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也是衡量人才的最重要的一标准。所谓法,主要指法律规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最起码的要求。所谓术,就是知识技术,就是术有专攻。这是一个人立世生存的基本技能,强调学生要努力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此。所谓器,是器物,指多才多艺
,琴棋书画,士农工商都要有所涉及。不知这么理解对不对,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道、法、术、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道:就是核心思想、理念、本质规律。很多时候有人纠结是自然规律,还是人定的思想,其实王阳明早说了“天理即人心”,我说“天理因人而存在”。
法:就是法律、规章、制度。是以“道”为基础制定的不可违背的原则,比如有些经常挂在嘴边却不知所云的“大道自然”或者“以人为本”。
术:方法与技巧,是可以以道为原则,做出反应和选择的,是以“道”为指导原则的。即“以道御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把“御”翻译成“承载”,实际上更贴切的是“驾驭”。联想公司提出“如果遇到公司没有相关规定的事,就按‘企业文化’办!”,这就是以道御术。
器:是指工具,比如桌椅板凳或者企业里的打卡机,还有EXCEL管理表格之类的。总之“器”用来体现道的思想,是人体器官的延伸,从而简化问题,更快达成目标,是体现“器以载道”的应用。
“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就是说你该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法”也有善恶之分。顺应天道的“法”就是善法,相反,违背天道的“法”就是恶法。“术”是指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方法。“器”是指有型的物质或是有形的工具。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四者关系:做事做人要以“道”为根本,讲究方“法”和利用规律,通过采用最好的工具(器),采用最好的技“术”,来完成你要达到的目的!
结合教育和教学实际,我们要这样理解“道、法、术、器”及其关系:
1.教育必须遵循规律 这个“道”,打好基础,因材施教,一步步提高,不能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嘛;
2.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法”,按国家的教育大纲进行,不能脱离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
3.教育是有方法的,有技巧这“术”的,要让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不要死记硬背,学习有学习的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难成大器;
道、法、术、器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处世法则。道家主张“以道御术”,即悟道后再行修炼法术。对于教育,也有一定的道理。
“道”,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我们做事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教育来说,就是让人成为最好的人,适应社会的人。
“法”,就是根据规律制订的法则,是人定的。它是在自然规则运行中寻找和总结出来的方法,属于理论范畴。教育的“法”,就是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术”,是行式、方式,在道的法理中进行的一种行为方式。在教育中,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理念,教师采用的具体的教育方法,如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分组教育、先学后教、讨论式教学、导学案式教学等。
“器”,是有形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育中,指的是教师实现教育所需要的工具 ,好比数学老师的圆规、三角板,理化生老师的实验模型、实验用具,电脑、多媒体、小黑板、地图等等。
这就是说,教育要遵循人的成长的规律,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在培养人才时,要制订相应的教育理念,再采用恰当的方法、合适的器具,达到教育目的。
康德说:“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我觉得,康德是获得了中国古代“道”的精髓。我们要培养有灵魂有信仰的健全人格的人。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术的功效与作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