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蟠字文龙他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薛蟠字文龙,一个商贾之家的儿子,取这么一个和自家基业无关的名字,体现出的是薛家第三代家主,也就是薛蟠父亲的政治野心。
我们看薛家四个出场的儿女,薛蟠、薛宝钗、薛蝌、薛宝琴。
宝钗、宝琴都有“金”意,符合商贾之家的取利立场。
薛蝌,蝌蚪化为蛙,却不是癞蛤蟆的意思,而是取金蟾聚财之意。
从薛蝌的名字看,家族对他期望很高。作为长房二支嫡子,他与贾宝玉类似,颇有继承家业的意味。薛家有意培养薛蝌为商业继承人。
那么,薛蟠呢?按说他才是长房嫡长孙,类似贾琏。如果薛蝌被培养为薛家商业接班人,薛蟠要干什么?我们再看他的名字。
薛蟠字文龙。蟠是“盘曲、环绕”之意,因其型似龙,常被代指“龙”意。比如虎踞龙盘。蟠龙等。
蟠又有蟠桃之说,代表长寿。说明薛家对这嫡长子极爱。也为日后溺爱埋下伏笔。
另外,《尔雅·释虫》:蟠,小虫也。要念“fán”,虽然与“文龙”不对应,也算是曹雪芹对薛蟠和薛家的讽刺:原本要养一个龙,实际养出一条虫。可见是“蟠”的双重意思。
而薛家真正对薛蟠的期望,则放在了“文龙”这个“字”上。
“”文龙”解释为什么取名为“蟠”。薛家分明想要转变家风,以文入仕,再做从龙之臣。
当初薛家创始人是“紫薇舍人”薛公。要注意这个紫薇舍人与中书舍人的不同。
武则天时,将中书舍人改为紫薇舍人。其实二者相同,就是皇帝的“机要文书”,是个文官。后来翰林也干类似的活儿。中书舍人到明清已经降为七八品了。
但薛公的“紫薇舍人”不是中书舍人。紫薇代表皇帝,紫薇大帝的意思。舍人代表家人。借紫薇舍人同中书舍人的意思,强调薛公为先皇的心腹。但他并不是文官,极有可能是家奴。是先皇未登基前的身边心腹家人。
中书舍人是工作人员。皇帝不可能就让人家举家弃文从商,做最低等的商人。
皇帝家奴的身份放出去经商,设置遍布天下的眼线,搜集情报,才是薛家真正出身。
也因此薛家才有资格与掌军权的贾家、当朝宰辅的史家、掌禁军司法的王家并立为四大家族,只因他们是皇帝的心腹。
可随着先皇和薛公去世,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培养自己的心腹,薛家的弱势被体现出来,不掌权的他们最快被边缘。
薛家认识到这一点,便绸缪如何再入仕从龙。薛蟠字文龙的名字就体现了这一点。
从薛宝钗、薛宝琴的文化学识上,也侧面反应出薛家对教育的用心和投入。
他们对长房两支后人做出明确分工。薛蟠要培养为入仕当官,中兴薛家之人。薛蝌要培养为继承家族商业的继承人。
他们名字一文一商,也表达出薛家对未来的展望和绸缪。
当然,期望总是失望大,薛蝌培养的很成功,薛蟠培养的完全失败。
造成薛蟠失败的原因有一个重要转折,就是薛蟠父亲的死。
关于薛蟠父亲的死因原文没多写,却也隐晦交代了原因。
薛家培养一脉“弃商从文”,方向正确却任重道远。并不是想当然薛蟠就能考科举,中进士,当大官。万一薛蟠不是那块料,再说也太慢了。
所以薛家仗着与皇家原有的香火,在入仕从龙这方面也做了两手准备。关键的一步就是再做扶龙之臣。
他们没有其他本事,就是有钱,被他们投资的就是义忠亲王。
关于义忠亲王的身份原文没有交代,但从薛蟠父亲为他送来“万年不腐的樯木”,可以推测出义忠亲王是“太子”,否则也不敢用这“万岁木”。
但也不排除就是“万岁木”导致了义忠亲王坏了事。没有证据也只是推测。
谁想义忠亲王争夺皇位失败。被《红楼梦》的那个皇帝“偷了桃子”,坏了事。
堂堂太子败给自己兄弟,然后老爹还退位成了太上皇。这不就是“玄武门之变”么?
薛家本想支持义忠亲王当皇帝,他们又能重新成为皇帝近臣,尽管商贾身份不能当大官,但培养薛蟠下一代入仕就顺理成章,且事半功倍。
你看,梳理了薛家故事,再结合薛蟠、薛蝌兄弟名字的不同,就知道了薛家当年的宏伟蓝图“计划”。
如果当初义忠亲王没有“坏了事”,而是当了皇帝,薛家就成功扶龙,再次兴盛。薛蟠父亲也不会英年早逝,薛蟠极可能也不会被薛姨妈溺爱坏了。
那时候薛家一脉入朝为官,一脉继续经商,权力和富贵两手抓,仗着与皇室的关系,与四大家族的姻亲,何愁不兴旺?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终究只是南柯一梦罢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薛蟠简介
薛蟠,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字文龙(一作“文起”),外号“呆霸王”,薛姨妈之子,薛宝钗之兄。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
性格特征
薛蟠任性弄气,诨号呆霸王。
不过,薛蟠也很重义气。薛蟠的重义气,是通过薛家母女,特别是宝钗的反应,凸现出来的。比如救了薛蟠的柳湘莲走失不见,薛姨妈跟薛宝钗说这件事,宝钗的反应非常冷淡:“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人命关天的大事,她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不是同情,而是想着赶紧请客,做足自家的面子。面对别人的不幸,完全无动于衷。
这时,薛蟠进门,“眼中尚有泪痕”。一进门来,便向他母亲拍手说道:“妈妈可知道柳二哥尤三姐的事么?知道柳湘莲不见了,薛蟠一听见这个信儿,就连忙带了小厮们在各处寻找”。第二天,请伙计们吃饭,也没精打采,众人知道缘由后都问:“那时难道你知道了也没找寻他去?”薛蟠说:“城里城外,那里没有找到?不怕你们笑话,我找不着他,还哭了一场呢。”说完,长吁短叹,不像往日高兴,饭也吃得无味。
由此可见,薛蟠之“哭”,不是作秀,是为失去知己而难过。宝钗的“冷”,衬托了他的“热”,薛蟠有善良的一面,看重感情,是个性情中人。
人物生平
幼年丧父
薛蟠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仗势欺人
他倚财仗势,强买香菱为婢,后经其母薛姨妈同意纳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在赖大家的酒席上,碰到柳湘莲,又动了勾引之意,被柳湘莲骗到北门外的苇子坑打了个半死。
第七十七回为什么称薛蟠为薛文龙?
薛蟠,《红楼梦》中人物,表字文龙,外号“呆霸王”,薛姨妈的儿子。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虽是皇商,却全然不知经纪世事。他骄横跋扈,倚财仗势,强买英莲〈即香菱 〉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他荒淫无耻,喜好男色,在贾府家学里,假说上学去勾搭学生,在赖大家的酒席上,碰到柳湘莲,又动了勾引之意,被柳湘莲打了个半死。娶妻夏金桂后,又把其陪房丫头宝蟾勾搭上手。在一次去南边置货时,途经一小酒店喝酒,因堂倌换酒迟了些,就一时性起,拿起酒碗照他打去,一下子就把堂倌打死了。这次薛蟠被判了死罪,后因贾、薛两家托人和贿赂,又被放出。
红楼梦薛姨妈儿子叫啥
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薛姨妈的儿子叫薛蟠,字文龙,外号呆霸王。
一、薛蟠简介
薛蟠,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字文龙(一作“文起”),外号“呆霸王”,薛姨妈之子,薛宝钗之兄。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
薛蟠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他倚财仗势,强买香菱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在赖大家的酒席上,碰到柳湘莲,又动了勾引之意,被柳湘莲骗到北门外的苇子坑打了个半死。
二、薛姨妈简介
薛姨妈,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薛蟠和薛宝钗之母,王夫人之妹。丧夫后携带一双儿女寄居贾府的梨香院,谐音“离乡怨”,后因元妃省亲,贾府采买的小戏子们入住院中学戏,薛姨妈等又迁住于园中东北上一处幽静住所。
她以“慈”著称,由于举止言行得体,贾母常愿与她对坐聊天。她十分溺爱自己的子女,对举目无亲的林黛玉也尤为怜爱,认其作干女儿。薛姨妈尤其怜惜薛蟠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任薛蟠在外为所欲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