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禹州市中药材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禹州市中药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禹州药都的由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禹州就形成区域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形成与发展,全盛与衰落,复苏与振兴六个阶段,有药材滋生的药材庙会,带动了药材种植、药材加工和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
禹州是中医药发源地之一,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经济的中心,有“药都”之称。早在上古时期就有了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著作。5000年前的黄帝部落曾在禹州境内活动,播撒华夏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教民治百病,与岐伯共创“岐黄之术”。禹州境西南部鸠山境内的岐山,是当年岐伯的封地。黄帝重臣雷公创立中药炮制理论,受封禹州方山。鬼臾区修建大鸿寨,创立“五运六气血学说”。
古时,轩辕黄帝留居崆垌山潜修医道,著就流芳百代的《黄帝内经》。唐代,药王孙思邈长期游居禹州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历代医学大家就医论药,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医学典籍,形成具有禹州特色的中医药文化。
禹州郭连中药收购站?
1、禹州郭连中药收购站:禹州市医药公司郭连批发部/收购站,法定代表人:牛长水。注册资本:21.8万元人民币。于1997年12月29日注册登记。
2、综上所述,就是“禹州郭连收购站”基本情况。
禹州特产都有什么?
1、钧瓷
钧瓷是中国四大名瓷之一,产于许昌之禹州市神后镇。禹州古称夏禹国,启大诸侯于“钧台”,以“钧台”命名,窑曰“钧窑”。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所产钧瓷观之如景,叩之如馥磬,瑰丽夺目,浓艳晶莹,加之烧制难度,“十窑九不成”,钧瓷成为连城之宝,人们将它和玉器、金银并列、荣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黄金有价,钧无价”,被誉为国人瑰宝。
2、禹南星
禹南星,又称会南星、禹州天南星,为产于河南、集散于禹州者,品质最优,销往全国,并供出口。天南星:为各地天南星的统称。以个大、匀整、无外皮、色白、粉性足者为佳。【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3、禹白附
中药禹白附,也叫独角莲,疔毒豆。禹白附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主治: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等;瘰疠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用法用量:煎服,3~6克。研末服,0.5~1克。内服宜制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外敷。
4、禹白芷
禹州的白芷称为禹白芷,禹白芷与大禹帝同名。白芷是夏禹团结九州代表无私贡献的人民大众。蕙兰又称为夏兰;白芷又称为禹白芷。中国夏禹时期代表中华团结“九州”的象征。在尧、舜、禹时将蕙兰和白芷窜纫成一对称为“蕙芷”,代表着中华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中华民族秀丽山河与繁荣昌盛、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标志。
5、禹州粉条
禹州红薯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红薯粉条,又称红薯粉丝、粉皮、活折,是禹州传统的名特产品,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禹州粉条色泽黄亮,身干条细,均匀片薄,韧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软爽口深受人们喜爱。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禹州市中药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禹州市中药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