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龙骨是什么东西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龙骨是什么东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龙骨(植物)有何药用价值?
龙骨花 【剑花的功效介绍】: 剑花 (《广东中药》) 【异名】量天尺花、霸王花(《岭南采药录》),昙花(《广州植物志》),七星剑花、龙骨花(《广东中药》Ⅱ),霸王鞭(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的花。 【植物形态】量天尺(《岭南采药录》) 多年生攀援植物。 茎极延长,长约8米或更长,利用气根攀登于灌木或乔木上或墙上,绿色、肉质,常收缩成节,有阔棱3条,棱边作波浪形。 叶退化,于棱边腋间有小窝孔,窝孔间的距离4~5厘米,有小刺1~3枚。 花单生,于晚上开放,日间闭合,长25~30厘米;花萼花瓣状,黄绿色,裂片厚,披针形,外反,萼管有大鳞片,无刺;花瓣纯白色,直立;雄蕊多数,2列,乳白色;子房下位,花柱1枚,柱头分裂,裂片乳白色。 肉质浆果椭圆形,长约10厘米,红色,有鳞片,熟时近平滑。 花期夏、秋。 生长于废墙上或树上,庭园中有栽培。 【采集】夏、秋间采收净花,纵向切开(基部相连),略蒸后,晒干。 【药材】干燥花呈不规则的长条束状,长约15~17厘米。 花被棕褐色或黄棕色。 萼管细长部扭曲呈条束状,外侧有皱缩的鳞片。 上端花被狭长披针形,有纵脉,往往数轮粘贴在一起。 花被内有多数雄蕊。 气微弱,味稍甜。 以朵大、色鲜明、味香甜者为佳。 产广东。 【化学成分】全草中曾分离出卅一烷和β-谷甾醇。 【性味】《广东中药》Ⅱ:甘,微寒。 【功用主治-剑花的功效】①《岭南采药录》:止气痛,理痰火咳嗽,和猪肉煎汤服之。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润肺,止咳。 治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结核,腮腺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龙骨的来源是什么?
别名:五花龙骨
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
性状:药材可分为五花龙骨与龙骨两种:(1)五花龙骨: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牙白色,夹有蓝灰色及棕红色花纹,深浅粗细不同,略似大理石的条纹,表面平滑,偶有小裂隙。质硬而脆,易片片剥落而散碎,吸湿性强,以舌舐之有吸力。无臭,无味。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2)龙骨:形似兽骨而较粗大,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较光滑,有的具纹理与裂隙,或具棕色条纹和斑点。质硬,断面不平坦,色白,细腻如粉质。在关节处膨大,断面有数蜂窝状小孔。吸湿力亦强。无臭,无味。
龙骨主要产于第三纪沉积岩(泥质岩、粉砂岩)及第四沉积物中。
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挖出龙骨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还有一种仙人掌科的花也叫龙骨,别名量天尺、霸王鞭、三角柱、三棱箭。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我国也有引种。
龙骨是谁发明的植物?
第一说源于刘鹗的记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河南安阳出土龟版之后,被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寿轩、范维卿等人收购,并运至北京售卖。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素来喜好收集古物,通晓金石文字,从古董商手中高价购了这批甲骨。
另一说流传甚广,与中药“龙骨”密不可分。龙骨一般是指远古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中医认为其可以入药,有治疗咳逆、泻痢、便血的作用。后来,甲骨代替龙骨,用于药用,河南安阳一带有人甚至世代以此为业。在这一过程中,甲骨文资料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光绪二十五年,王懿荣染疾服药,偶然在中药中的龙骨上发现了古文字。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龙骨是什么东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龙骨是什么东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